home
search
證型濕痰
別名痰飲、痰濕、痰濕內蘊、濕痰內閉、痰濕鬱阻
【概念】

濕痰證又稱痰濕證,是指濕濁內停日久而產生的痰證。多因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所致。

濕痰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痰多,色白質稀,或吐涎沬,胸部痞悶,或痰鳴喘促,或嘔惡納呆,肢體困重,面色萎黃或虛浮,舌淡胖,苔滑膩,脈滑或緩。

本證常見於「咳嗽」、「喘」、「嘔吐」,亦可見於「昏迷」疾病中。

濕痰證在臨床上應與「風痰證」、「寒痰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本證辨析濕痰證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中。

  1. 咳嗽與喘見濕痰證者多為濕痰阻肺,肺失肅降所致。咳嗽以咳嗽痰多,痰易咯出,色白質稀為特徵,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方選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味;
  2. 喘病以呼吸急促,痰鳴胸悶,甚至張口抬肩,鼻翼揭動為特徵,治宜燥濕祛痰,降氣平喘,方選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合二陳湯化裁;
  3. 嘔吐見濕痰證,則以反覆嘔吐痰涎為主症,此由濕痰中阻,胃氣不降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燥濕化痰,方選小半夏湯(《金匱要略》),或二陳湯化裁。
  4. 神識昏迷出現濕痰證者,喉中痰鳴,漉漉有聲,嘔吐痰涎,神志模糊,語言不清,昏迷不醒,此為濕痰上蒙清竅所致,治宜燥濕化痰,開竅醒神,方選滌痰湯(《奇效良方》)送服蘇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濕痰證每易出現於肥胖之人,在夏末濕盛的季節,濕痰證患者往往症狀加重。濕痰為陰邪,至夜得陰氣之助,故夜間痰量增多。

濕痰證在病機演化過程中易出現脾虛濕困證與胃氣上逆證。脾氣虛弱,水濕停滯,易生濕痰,而濕痰中阻則進一步損傷脾氣,故此濕痰證易兼夾脾虛濕困證。脾虛濕困證的主要表現有食慾不振,食後腹脹,胸脘脹滿,納呆嘔惡,尿少便溏,頭重如裹,肢體沉重等。濕痰阻滯中焦,兼夾胃氣上逆,其表現還有脘腹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類證鑑別】

  1. 風痰證與濕痰證:風痰與濕痰均可見於昏迷患者,其共同表現是痰多,喉中痰鳴,漉漉有聲,嘔吐痰涎等。二證所不同者,風痰證為風與痰結,患者體素肝陽亢盛,痰隨風動,起病突然,頭暈目眩,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甚至昏倒,口吐白沬,面赤,煩躁,脈弦滑數;濕痰證則為濕痰蒙閉清竅,症狀以痰多息湧,口吐涎沬,嗜睡,肢體困重或不遂,面色晦滯不華,脈濡緩等多見。前者有風證表現,後者僅濕盛痰湧,不難鑒別。
  2. 寒痰證與濕痰證:寒痰證是由於素有痰濁又感外寒,或陽虛生寒,水濕不運,寒與痰相搏結所致。濕痰證與寒痰證均有痰色白而清稀,胸悶咳喘等症。但濕痰證以痰量多,且白稀而粘,易於咳出,可兼見腹脹便溏,肢體沉重等濕困脾胃的表現為特點。而寒痰證以痰白稀而清,並有形寒肢冷,尿清便溏等寒證表現為特點,可玆鑒別。

【文獻別錄】

  1. 《症因脈治‧痰證論》:「濕痰之症,身或熱或不熱,體重足痠,嘔而不渴,胸膈滿,時吐痰,身體軟倦,此內傷濕痰證也。濕痰之因,中氣不足,胃陽不能消化,脾陽不能施布,則水穀停留為痰為飲,而濕痰之症成矣。濕痰之脈,多見沉滑,滑實頑痰,滑軟虛滯,滑而不數,脾濕成痰,滑而帶數,濕熱所致。濕痰之治,燥濕則痰白化,理脾則痰運行,二陳平胃散,或二陳羌防湯。濕鬱成熱,梔連二陳湯。虛人六君子湯,帶熱加梔連,帶寒加薑附。」
  2. 《七松岩集‧痰飲》:「濕痰者,外則體肥,多汗倦怠;內則中滿,腸鳴泄瀉。以燥濕分利為主。」
  3. 《清代名醫醫案精華‧金子久醫案》:「晨起痰先濃後薄,定是脾胃濕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