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陽虛證又稱虛寒證,是指陽氣不足,機能衰退,出現一系列溫煦失職的臨床表現的概稱。本證多因先天稟賦不足,久病體虛威寒邪傷陽所致。本條所述陽虛證是指機體整體陽氣不足而言,它與心、脾、腎等臟的陽虛證是相互聯繫的,以臟腑症狀為突出表現的陽虛證分別由各臟腑陽虛證述及。
陽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畏寒肢冶,面色㿠白,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質淡白,脈虛遲或沉弱。
陽虛證常見於「水腫」、「泄瀉」、「心悸」、「虛勞」等疾病中。
本證在臨床上應與「氣虛證」、「裏寒實證」、「真熱假寒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陽虛證可見於多種疾病。
- 在泄瀉病中出現陽虛證,多因久瀉傷及脾胃之陽,運化無權,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主要表現為腹部畏寒,腸鳴腹痛,大便溏薄,脈象沉細無力。治當溫陽止瀉,脾胃陽虛者選用理中湯(《傷寒論》),腎陽虛者選用四神丸(《證治準繩》)。
- 若水腫病中出現陽虛證,多因脾陽不運,水濕不化,或腎陽不足,氣化失司所致。主要表現為腰以下腫甚,按之凹陷難復,肢冷神疲,小便短少,音質胖淡,苔白而滑,脈象沉細。治當溫陽利水,脾陽虛者選用實脾飲(《濟生方》),腎陽虛者選用真武湯(《傷寒論》)。
- 若心悸病中出現陽虛證,多由心陽不振所致。主要表現為心悸頭暈,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苔白,脈細弱而數。治當振奮心陽,方選苓桂朮甘湯(《傷寒論》)。若虛勞病中出現陽虛證,多因脾陽不足,運化失司,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倦怠少氣,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治當溫陽扶正,脾陽虛者選用拯陽理勞湯(《醫宗必讀》),腎陽虛者選用右歸丸(《景岳全書》)。
陽虛證多發生於稟賦不足,年老體弱,或久病之軀。陽虛證在夏季得陽氣之助而病情較輕,而於冬季病情加重。
陽虛證在其演化過程中常出現兩種情況:
- 一、陰陽互相滋生,陽虛日久可損及陰,造成陰陽兩虛證,從而既有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的陽虛表現,又有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的陰虛表現。
- 二、陽氣不足,運化無力,濁陰積聚,水濕阻滯、痰飲、瘀血等隨之而生。
【類證鑑別】
- 氣虛證與陽虛證:氣虛證本屬陽虛證的範疇,氣虛證進一步發展則為陽虛證。氣虛證是由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久病傷氣等原因引起。由於氣虛,臟腑機能不健,臨床主要表現為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自汗,舌淡,脈虛無力等症。陽虛證除具有與氣虛證相同的病因外,尚可由感受寒邪,過食生冶,損傷陽氣等原因所致,亦可由氣虛證發展而來。陽虛證由於陽氣不足,全身失於溫煦,其臨床除氣虛證表現外,還出現畏寒肢冷,脈遲等陽氣不足,溫煦失職的表現。其與氣虛證鑒別的要點在於有畏寒肢冷,脈遲等寒象。
- 裏寒實證與陽虛證:裏寒實證即一般所謂寒實證,陽虛證又稱虛寒證,兩證均有形寒肢冷,口淡不渴,面色白等寒象。寒實證是由於寒邪過盛,侵犯人體,困遏陽氣所致,表現為形寒肢冷,口淡不渴,面色蒼白,腹痛拒按,大便秘結,舌苔白厚,脈弦緊有力。寒實證與陽虛證的區別在於前者無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自汗等陽氣虛見症,而出現腹痛拒按,大便秘結,舌苔白厚,脈弦緊有力等實證的表現。
- 真熱假寒證與陽虛證:此二證均有肢冷畏寒的外寒表現,真熱假寒證肢冷畏寒是由內熱過盛,陽氣閉阻於內,不能布達於四肢肌表所致,身雖畏寒反不欲近衣被,並見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滑數等裏熱證的表現,而陽虛證則可見一系列寒症,脈見沉遲等,這是鑒別的要點。
【文獻別錄】
- 《景岳全書‧汗證》:「…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
- 《醫學正傳‧醫學或問》:「曰陽虛者,心經之元陽虛也,其病多惡寒,責其無火,治法以補氣藥中加烏、附等藥,甚者三建湯、正陽散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