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胃阳虚
别名中焦阳虚、脾胃虚冷、脾胃虚寒
【概念】

脾胃阳虚证又称中焦阳虚证、或脾胃虚寒证。本证是指中焦阳虚,纳运无权而出现的水谷不化,水湿内停,阳气不能温煦脏腑四末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因过食生冷,或投药过寒,以及久病失养,或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所致。

本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uN痛,泛吐清水或痰涎,纳少,肠鸣腹痛,下利清谷,或四肢清冷,倦怠,面色萎黄,头晕,唇淡,舌质胖嫩,苔白或滑,脉虚弱或沉细。

脾胃阳虚证常见于“虚劳”、“胃脘痛”、“腹痛”、“呕吐”、“呃逆”、“反胃”、“泄泻”、“痢疾”,“便血”、“水肿”、“饮证”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脾阳被遏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脾胃阳虚证由于阳虚则寒,所以又称“中焦虚寒证”。如虚寒性胃痛、虚寒性腹痛等均是。本证临床表现虽有共同之处,又各具本病的特征,治法亦同中有异,须加辨析。

  1. 如虚劳病中的脾胃阳虚证,以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中冷痛,肠鸣泄泻,舌淡苔白,脉微细为特点。华佗《中藏经》说:“脾者,土也,其病则面色萎黄”。此由脾胃阳虚,水谷不化,精微不布,生化乏源,脏腑经脉失养所致。治以温中健脾,宜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加减。
  2. 如腹痛、胃脘痛中的脾胃阳虚证,表现为痛势绵绵,喜暖喜按,饥饿或劳累后痛甚,得食或休息后痛减。腹痛者有少腹疼痛,大便溏薄的特点;胃脘痛者有纳谷呆滞,泛吐清水,手足不温的特点。此皆由脾胃阳虚,虚寒内盛所致。虚则喜按,寒则喜温。治宜甘温补虚,缓急止痛,方选黄耆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
  3. 如呃逆病中出现脾胃阳虚证时,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四末不温,由脾胃阳气虚弱,生化乏源,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所致。治以温补脾胃,和中止呃,以理中汤(《伤寒论》)为主,加丁香、吴萸。
  4. 如呕吐中之脾胃阳虚证,表现为饮食不节则易呕吐,或劳倦困惫后,作眩晕呕吐,乃脾胃不足,中阳不振,升降失调而成。治宜补中止呕,以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枳壳、竹茹。
  5. 如反胃病中见脾胃阳虚证,表现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之物多未经消化,此属脾胃阳虚,胃中无火。治宜温中健脾,降逆和胃,可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6. 如泄泻病中的脾胃阳虚证,可见肠鸣腹痛,便次增多,完谷不化,甚则腹中冷痛,下利清谷等症。多因脾胃阳虚,阴寒内盛,运行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所致。正如《素间。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治宜温中散寒,健脾止泻,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附子、肉桂。《河间六书。泄泻门》指出:“脾泄者,腹胀满注,…建中及理中汤”治之。
  7. 和痢疾病中的脾胃阳虚证,表现为久痢不愈,里急后重,下痢稀薄,带有白冻,腹部隐痛,畏寒肢冷,多因脾胃阳虚,寒湿不化,留滞肠中所致,治以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肉桂、附子、苍术、蔻仁。
  8. 如水肿病中见脾胃阳虚证,可见四肢浮肿,神疲乏力,小溲短少等症,多因中阳不足,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水湿泛滥所致。张景岳说:“凡水睡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水惟畏土,其制在脾,…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反克”。治宜温通脾阳,行气利水,方用实脾饮(《济生方》)加减。
  9. 如饮证中见脾胃阳虚证,表现为胸脇支满,脘腹喜温喜按,胃中有振水声,背部寒冷如掌大,不欲饮水,呕吐清涎,头晕心悸,苔白滑,脉弦细而滑等症,皆因脾阳虚,体内水液停积,不得轮化所致。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治宜温脾化饮为主,《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可用苓桂术甘汤(《伤寒论》)加减。
  10. 如便血症中见脾胃阳虚证,以便血紫黯或黑色,腹痛隐隐,颜严苍白,神疲肢冷为主症,多因脾胃虚寒,中阳不足,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随大便而下所致。《成方便读》曰:“脾土一虚,即失其统御之权,于是得热则妄行,得寒则凝涩,皆可离经而下,血为之不宁也”。治当温中扶阳,益阴止血,黄土汤(《金匮要略》)加减。
从脏腑整体观念分析,脾胃与其它脏腑关系密切。如饮证、水肿等病,为肺、脾、肾三脏失调的疾患,只是各有不同的辨证特点罢了。脾阳不足,尤与胃阳衰微关系密切,脾阳运化功能须得命门之火的温助,谓之“火能生土”。若命门火衰,下焦寒水上凌,谓之“水反悔土”。所以,脾胃阳虚证,日久亦可导致脾肾阳虚。

【類證鑑別】

  1. 脾气虚证与脾胃阳虚证:脾气虚与脾阳虚在病机、症状方圆郡十分相似。脾阳虚较重于脾气虚,脾阳虚可视为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因阳虚则寒,所以脾胃阳虚证的寒象此较突出。脾氟虚:证是脾失健运最常见的一种表现,症见纳少神疲,语言气短,四肢乏力,脘腹胀满,舌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脾胃阳虚证除诸症均较脾气虚证严重之外,还兼有阳虚生内寒的表现,如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泛吐清涎等,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2. 脾肾阳虚证与脾胃阳虚证: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运化功能赖仑门之火的温助,而肾藏之精,须脾转输精气以充养,这是先后天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脾阳虚衰日久,可累及于肾,而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温煦,必导致脾阳虚衰。所以,脾肾阳虚证多由肾阳虚衰,脾失温养所致。反之,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充养肾脏,遂致肾阳亦虚。脾胃阳虚证以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水谷不化,食欲不振,呕吐泄痢,脘闷腹胀等为主症。脾肾阳虚证当包括肾阳虚与脾阳虚两者的症状,症见面色㿠白,畏寒肢冷,气弱懒言,大便完谷不化,五更作泻,腰膝酸冷,阳萎,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而脾胃阳虚证则无肾阳虚证的表现。
  3. 脾阳被遏证与脾胃阳虚证:脾与湿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寒湿困脾,水湿内停,脾不运湿等。因为寒与湿均为阴邪,易于伤阳,尤其易遏脾阳。脾阳被遏证多因其人内湿素盛,或过食生冷,涉水淋雨,骤感外湿,均可遏伤中阳。脾为湿邪所困阻,健运失权,症见饮食无味,脘闷口腻,头身困重,或恶寒身瘩,大便不实,舌苔白腻,脉濡细等。脾阳被遏证为寒湿困脾,脾阳不得舒展的实证;而脾胃阳虚证则为虚证。因二者病位均在脾,又有虚实表现之异,治疗方法也当有别。脾胃阳虚证乃脾阳不运,当以温阳健脾,益气和胃为主,重在扶正;脾阳被遏证则当以散寒化湿为主,寒湿一去,脾阳得展,则诸症可解,重在祛邪。二者的鉴别还可从舌、脉上做出判断,脾胃阳虚证,舌质胖淡,脉虚细;脾阳被遏证,舌苔厚腻,脉濡或滑。《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知五脏之虚实”。说明舌苔的变化,反映病邪的轻重和正气的虚实。二者有虚实之别,自当可辨。

【文獻別錄】

  1. 《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侯》: “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2.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3. 《笔花医镜.脾部》: “脾属土,中央黄色,后天之本也。下受命门之火,以蒸化谷食,上输谷食之液,以灌溉脏腑,故人生存活之原,独脾土之功为最大。”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