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 | 馬藺子 |
科屬 | 鳶尾科 |
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的乾燥成熟種子。生於向陽山野、路旁、溝邊、草地及草甸,也常栽種于庭院中花圃旁。秋天採收果實,曬乾,搓出種子,簸淨,炒熟搗碎用。或以醋炒之。主產江蘇、遼寧、河北等省。
bubble_chart 性狀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粗壯﹔根棕褐色,細長而堅韌。葉基生,成叢,堅韌,葉鞘枯死後常裂成細長纖維狀的殘留物,葉片條形,長達40cm,寬達6mm,灰綠色,先端漸尖,基部帶紫色,全緣,兩面具7~10條突起的平行脈。花葶從葉叢中抽出,高10~30cm,頂端有花1~3,苞片3,葉狀,窄矩圓狀披針形﹔花藍紫色,花被6,外輪3,花被片較大,匙形,向外彎曲而下垂,中部有黃色條紋,內輪3花被片倒披針形,直立,花被下部聯合成筒狀﹔花柱3深裂,花瓣狀,頂端2裂。蒴果長橢圓形,長4~6cm,具6條縱肋,先端具尖喙﹔種子近球形或不規則形,棕褐色,有棱角。
味甘,性平。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止血。
黃膽型肝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白帶,咽炎,癰腫,疝痛。
5~10g。外用適量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