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禹餘糧
科屬礦物類
【品種來源】

本品為為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的一種礦石,產河南、江蘇、浙江、四川等地,以色棕黃、整勻不碎、無雜質者為佳,除去雜質和泥土後打碎入藥。

【性味歸經】

甘、澀,平。歸胃經、大腸經。

  1. 《本經》: 「味甘,寒。」
  2. 《藥性論》: 「味鹹。」
  3. 《綱目》: 「性澀。」 「手、足陽明血分。」
  4. 《本草新編》: 「入脾、胃、大腸。」

【功效】

澀腸止血。

【主治】

治久瀉久痢,婦人崩漏帶下,痔漏。

【文獻別錄】

  1. 《本草經集注》:「杜仲為之使。畏貝母、菖蒲、鐵落。」
  2. 《四聲本草》:「牡丹為使。」
  3. 《註解傷寒論》:「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
  4. 《綱目》:「禹餘糧,手、足陽明血分重劑也。其性澀,故主下焦前後諸病。李知先詩曰,下焦有病人難會,須用餘糧赤石脂。《抱朴子》云,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後令人多氣力。」
  5. 《本草匯言》:「禹餘糧,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凡屬水土不和,清濁混亂諸疾,用之奏效。」
  6. 《長沙藥解》:「禹餘糧止小便之痛澀,收大腸之滑泄。《傷寒》禹餘糧丸,治汗家重發汗,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痛者,以發汗太多,陽亡神敗,濕動木郁,水道不利,便後滯氣梗澀,尿孔作痛,禹餘糧甘寒收澀,秘精斂神,心火歸根,坎陽續復,則乙木發達,滯開而痛止矣。赤石脂禹餘糧湯用之治大腸滑脫,利在下焦者,以其收濕而斂腸也。」
  7. 《本草求真》:「禹餘糧功與石脂相同,而禹餘糧之質,重於石脂,石脂之溫,過於餘糧,不可不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成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禁忌】

實證忌服,孕婦慎服。

  • 《本草匯言》:「髓虛血燥之病勿用。」

【炮製儲藏】

煅禹餘糧為淨禹餘糧在無煙火上煅紅,趁熱置醋中淬酥,撈出曬乾入藥者,收澀止血功效增強。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