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草部 » 當歸
【內容】

(補血、潤燥、滑腸)

甘溫和血,辛溫散內寒,苦溫助心散寒(1),入心肝脾(2),為血中之氣藥。

治虛勞寒熱,欬逆上氣(3),澼痢(4),溫瘧(5),頭痛腰痛,心腹諸痛(6)。風痙無汗(7),痿痹癥瘕(8),癰疽瘡瘍,衝脈為病。氣逆裏急,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9),及婦人諸不足,一切血證,陰虛而陽無所附者。潤腸胃,澤皮膚,養血生肌(10),排膿止痛(11)

然滑大腸,瀉者忌用(12)

使血氣各所有歸故名(13)

川產力剛,善攻;秦產力柔,善補。以秦產頭圓尾多,肥潤氣香者良,名「馬尾當歸」。尾粗堅枝者,名「鑱頭當歸」,只宜發散用。治血酒製,有痰薑製(14)。菖畏蒲、海藻、生薑,惡濕麵。

【註】

  1. 諸血屬心,凡通脈者必先補心,當歸苦溫助心。
  2. 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3. 血和則氣降。
  4. 便血曰澼。
  5. 厥陰肝邪。
  6. 散寒和氣。
  7. 痙,音擎,上聲。身強項直,角弓反張,曰痙。無汗,為剛痙;有汗,為柔痙。當歸,辛散風,溫和血。產後亦有發痙者,以脫血無以養筋也,宜十全大補湯
  8. 筋骨緩縱,足不任地,曰痿。風、寒、濕客於肌肉、血脈曰痹。血凝氣聚,按之堅硬,曰癥。雖堅硬,而聚散無常,曰瘕,尚未至癥也。
  9. 衝脈起于腎下,出於氣街,挾臍上行,至胸中,上頏顙,滲諸陽,灌諸經。下行入足,滲三陰,灌諸絡,為十二經脈之海,主血。帶脈,橫圍於腰,如束帶,總約諸脈。
  10. 血旺則肉長。
  11. 血和則痛止。
  12. 當歸為君,芍藥為臣,地黃為佐,芎藭為使,名四物湯,治血之總劑。血虛,佐以人參、黃耆;血熱,佐以條芩、梔、連;血積,佐以大黃、牽牛。按:血屬陰,四物能養陰,陰得其養,則血自生,非四物能生血也。若氣虛、血弱之人,當用人參,取陽旺生陰血之義。多有過服四物陰滯之藥,而反致害者。
  13. 血滯能通,血虛能補,血枯能潤,血亂能撫。蓋其辛溫,能行氣分,使氣調而血和也。
    • 東垣曰: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 雷斆海藏並云頭破血。
    • 時珍曰:治上用頭,治中用身,治下用尾,通行全用,一定之理也。
  14. 按:當歸非治痰藥,薑製亦臆說耳。

上一節 茵芋
芎藭 下一節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