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书名月王药诊
朝代唐 公元8世纪上半成书
【描述】

本书梵文名《索玛拉扎》(《Somaratsa》)藏文名《门杰代维给布》(《sMan-dpvad ZLa-ba'I rGyal-po》),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医学古典名著。

关于《月王药诊》的来源,说法不一。其一,由汉族僧医玛哈亚纳汉地伯纪巷玛哈处带来吐蕃,后译成藏文。(德格版《月王药诊》后序);其二,第司﹒桑杰嘉措据《月王药诊》第一百一十三章记载认为该书来源于五台山,其三,来源于中医学书籍说。《吐蕃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公元710年,公主带来各种工伎书籍。这些书籍中的医药书籍由汉族僧医马哈金达(Mahagyinda)、藏族医生琼布孜孜(Khyun-Po Tsetse)、琼布通朱(Khyun-po Dam-tshugs)、角拉门巴(RCog-la sMan-pa)等人译为藏文。《月王药诊》就是这些译本中最重要的一本。

据此,《月王药诊》来源于中医药书籍是无疑的。从内容分析,它是以中医药学为蓝本,把藏医的经验和藏医的理论增编进去,同时又吸收了天竺医药学的内容和理论。

据推算,《月王药诊》可能是公元八世纪上半叶编译而成。《月王药诊》有三种译本,因译本不同而有一百二十章、一百一十五章、一百一十三章之别。

《月王药诊》在人体生理构造方面,讲述了脑髓的构造、形状、大小及骨骼、四肢、脊椎、肌肉和五脏六腑;在生理机能方面突出讲述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对生理、病理起著主要协调作用,而气血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在疾病起因方面,阐明了内在因素是三大因素的失调。外因是起居不适、生活不当、邪魔作祟;在疾病分类上,归纳为寒性病与热性病两大类;在病的诊断上提出了望、闻、切的诊断法;在治疗方法上总结了内外两治法。

在药学方面,记载了一千多种单药、方剂,归为寒性与热性两大类,并与临床的寒性病与热性病而成对治。对散剂、膏剂、汤剂、泻下剂、催吐剂、舒脉剂、酥油药剂等十余种剂型作了记述。此外,对食物的营养疗法作了评述;对食物和药物的中毒和预防也作了记载。

此书还有些糟粕,有待扬弃。

《月王药诊》是藏医学的奠基之作,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藏医药著作。它对于研究藏医学起源,早期历史,对研究藏医学与中医药学、天竺(今印度)医学的相互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