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張元素撰,三卷,撰年及刊行年均不詳,現存最早版本──元刻本前,有題為張建(吉甫)所作序一篇,稱該書系張元素為教其門人而著,1232年後潔古弟子李杲特請張建為該書寫序。該書在元末以前未見其他文獻提及,也無流傳的記載,書中內容亦有後人整理痕跡,其是否為張元素親撰有待進一步考證。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刻本,明正德五年(1510年)刻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年點校本。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別介紹了天地六位臟象圖,手足陰陽臟腑十一經脈證法,三才治法,三感、四因、五郁之病,六氣主治要法,主治心法九門等內容;中卷列《內經》主治備要、六氣方治、闡發五運六氣主病理論,主要吸收劉完素的觀點,並按六氣方治分類法,載方62首;下卷為用藥備旨,著重癇述藥物氣味厚薄、寒熱陰陽、升降沉浮、引經報使等藥物理論,及五行制方生剋法等內容。
書中重視臟腑辨證施治的思想,對後人產生較大影響。
在藥物理論上,創立和倡導藥物歸經,引經報使說。在藥物、方劑理論上的發揮,使臨證辨證用藥選方理法具備,分類詳晰,又更有針對性,成為系統、實用的藥物學理論,為後世醫家廣泛採用。該書較集中地反映了張元素臟腑學說、藥物理論及臨床用方等學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