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瘟疫論 |
---|
朝代 | 明 公元1642成書 |
---|
作者 | 吳有性 撰 |
---|
吳有性於崇鎖十五年(1642)撰成《溫疫淪》,據《四庫全書總目》載,《瘟疫論》2卷,補遺1卷,版本主要有清初刻本、四庫全書本等。康熙間日本即有刻本,國內闡釋發揮之書亦多,乾隆四十九年(1784)晚翠堂等刻本作《補注瘟疫論》,同治三年(1864)樊川文成堂等刊本作《溫疫論補注》,建國後刊有多種鉛印本和評注本。
上卷載論文50篇,闡述瘟疫之病因、病機、證候、治療,并從多方面論述溫疫與傷寒的不同。下卷載文36篇,著重論述溫疫的兼證,有數篇論述溫疫名實和疫疬證治。「補遺」1卷,作者補入「正名」、「《傷寒例》正誤」等篇,對讀者頗多啟悟。
吳氏認為瘟疫之因,為無形之「戾氣」,從口鼻侵入人體。戾氣有多種,各有「特適」性和「偏中」性,即不同戾氣具有侵犯一定臟器的特異性,人或動物對某種戾氣也具有不同感受性。提出「能知以物制氣,一病只有一藥之到病已」的原則。把戾氣侵入途徑分為「自天受」(空氣傳染)和「傳染受」(接觸傳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現散發之疫。提出「達原」、「三消」等治法。
對於疫邪侵犯人體的部位,該書認為主要是在「膜原」(屬於人體的「半表半裡」部位)邪伏于裡,不易透達,并可產生表裡分傳的九種情況,應針對傳變證和兼夾證和不同病情以確立活法。吳氏自創的達原飲、舉斑湯等方均有較強的臨床實用價值。其中如達原飲主治瘟疫初起,先憎寒,後發熱,其後但熱不寒,晝夜發熱,日晡(下午迄傍晚時分)益甚,兼有頭痛、身疼等證。此方有開達膜原、辟穢化濁、退熱等作用。吳氏治疫十分重視下法的應用,指出溫疫有30餘種可下之證,下法中尤重視用大黃「逐邪拔毒」。吳氏創論外感瘟疫病因及傳受途徑,實開我國傳染病學之先河,對後世戴天章等有很大影響。清代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溫病學家并未按吳氏的思路繼續探索,而返回中醫傳統思維方法中,使吳氏戾氣說未能得到充分發展。
《溫疫論》現存清初及康熙年間多種刻本、其他清刻本、日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數十種刊本,建國後有數種點校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