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标题杨麦青等医案
【內容】

齐某,男,42岁,患者于1983年11月19日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中型)入院。症见恶寒发热,微汗出,头痛,目眶痛,腰痛,肢节烦痛,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喜凉饮,小便自利。有“三红”现象,皮肤见瘀点,少腹痛,舌红苔黄,脉浮滑。但因当时只注意其出血渗血倾向,未注意其尚有恶寒、头痛,遂投桃核承气汤1剂。
桃仁 桂枝各20g 大黄30g 芒硝10g 炙甘草15g
服药后,血压遂即下降(74/60mmHg),体温上升(39.0℃),心率加快,(136次/分),神情烦躁,一般状态恶化,但四肢尚温,舌淡红。此为表邪未解,下之太早,引邪热入里,导致“少阴热化”,急投四逆散二剂,方用:
枳实15g 甘草 白芍各30g 柴胡25g
服后,症状迅速缓解。可见太阳“蓄血”证,当先解表,表证未罢,慎不可攻之,攻之则变症蜂起。这是一条重要教训,证实了《伤寒论》经典著作的科学性。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