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木香、川木香、青木香 |
---|
来源 | 玉叩斋 |
---|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川木香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 var. cinerea Ling 的干燥根,青木香《中国药典》2005版未收载,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木香原产印度、缅甸,故名“广木香”,1930年代在云南丽江鲁甸引种成功,故商品也称“云木香”,以云南省的丽江地区和迪庆州产量较大,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广西、广东、西藏等省区也有栽培。川木香因出四川得名,主要产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甘孜州,雅安宝兴、芦山,凉山州西昌等地,西藏亦有产出。青木香因含马兜铃酸,可引致肾功能衰竭,现已停用。
本草研究认为:从《本草经集注》至明代以前,木香往往被称为青木香,但其原植物仍然是是菊科Aucklandia lappa,因此植物非我国原产,主要依赖进口,故先后有若干混淆品、代用品出现,马兜铃科Aristolochia debilis最初被称为土青木香,从名称看应该是青木香的代用品,但明代开始此植物取代菊科青木香而成为正品,以前的菊科青木香重新称为木香,或被称为云木香、广木香。至于今用川木香本属木香的混淆品,不载于古代本草,由于后世木香药源紧缺,逐渐成为正品。
【品种考订】《本草经》谓木香“生永昌山谷”,永昌即今云南保山地区,因今用之木香Aucklandia lappa在云南未见野生品种,黄胜白先生据《新修本草》的描述将《本草经》《别录》的木香考订为菊科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其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吴其濬言“本经所载,无外蕃所产”,即《本草经》所载药物皆本国所出,但事实上这一理由经不起推敲。以犀角为例,《本草经》亦说“生永昌山谷”,而据《说文》“犀,南徼外牛。”《后汉书﹒和帝纪》云:“永元六年春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显然《本草经》的犀角正来源于域外,永昌不过是入境口岸。同样被记载为生永昌山谷的木香很可能也是如此。
我们不接受《本草经》木香是Inula属土木香或Vladimiria属越西木香的说法,但我们也不认为早期文献中的木香就一定是今之菊科Aucklandia属植物,毕竟Aucklandia lappa作为一种高1-2米的草本植物,很难想像会被古人命名为“木”香,我们颇怀疑汉代魏晋这种从永昌进口的“木香”其实是今天的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本草经》中的木香究竟是否为沉香,姑且存疑,但从《本草经集注》开始木香便被呼为“青木香”,而别立有沉香条,木香的品种混乱也由此展开。陶弘景云:“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复贡。今皆从外国舶上来。乃云大秦国。以疗毒肿,消恶气有验。今皆用合香,不入药用。惟制蛀丸用之,常能煮以沐浴,大佳耳。”为什么木香被呼作“青木香”,原因仍不得而知,或许是为了区别以前的木香,但从此以后,直到明代,木香与青木香在本草学家眼中都被混为一物,不加分别。不过检现存南北朝医方,陶说青木香“皆用合香,不入药用”,确是实情,当时青木香多与鸡舌、沉香、麝香等配合,外用疗狐臭等。关于这种青木香在陶以前已经有所记载,《法苑珠林》卷49引《南州异物志》云:“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证类》引文同。此处首次明确青木香为草本,“状如甘草”当是形容Aucklandia lappa近木质化的粗壮主根。
但需指出的是,尽管《南州异物志》描述的青木香接近菊科木香,但毕竟此系外来之物,多数文献依然不解其名实,遂有多种传说,简举数例:《法苑珠林》卷49引徐衷《南方记》曰:“青木香出天笃国,不知形状。”或说众香共是一木,其花为鸡舌香,胶为熏陆香,木节为青木香,木根为栴檀香,木叶为藿香,木心为沉香,见俞益期与韩康伯笺。更有甚者则说此诸香总为一香,便是青木香,如《说郛》卷98引《三洞珠囊》云:“五香,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一叶间五节,五五相对,故先贤名之五香之木,烧之十日,上彻九星之天。即青木香也。”其说亦被苏颂采入《本草图经》,曾被王安国批评,见《学林》卷8,不烦引。尽管异说纷呈,但南北朝时期的青木香都来自域外,丝毫未与本土所出植物发生混淆。
青木香在唐代使用极为普遍,《外台秘要》中有一百个以上的处方用到了青木香,《新修》云:“此有两种,当以昆仑来者为佳,出西胡来者不善。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花,结实黄黑,所在亦有之。”《四声本草》云:“青木香功用与此(指木香)同。”又云:“昆仑船上来,形如枯骨者良。”看来直到唐代,木香一直仰赖进口,据《新修》说其来源有二,一出昆仑,但昆仑究竟是指何地,诸家颇有异说,今据《御览》卷789昆仑国条引《南夷志》云:“昆仑国王北去西洱河八十一程,出象及青木香。”据唐义净《南海寄归传》、慧琳《一切经音义》所释,此昆仑国当是东南亚诸国之一。青木香的另一出处为西胡,西胡大约指今阿富汗、伊朗一带,这与《隋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出产“熏陆、郁金、苏合、青木等诸香”相吻合,从分布来看,两种进口的青木香皆有可能是正品木香Aucklandia lappa。值得注意的是苏敬对(青)木香植物的描述:“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花,结实黄黑,所在亦有之。”黄胜白先生据此认为是菊科旋覆花属的土木香Inula helenium,其说固然不差,但这是否就是唐代的正品木香,颇值得商榷。Inula helenium分布甚广,确如苏敬所说“所在亦有之”,若此种是木香或青木香的正品,六朝以来直至唐代就不至于间关千万里从海路或陆路进口了。故我们认为,苏敬所描述的植物其实只是当时木香的代用品或混乱品之一,恰好此种的根亦有辛香之气,遂被苏敬误认。这种谬误一直延续到宋代,《蜀本草》说:“今苑中种之,花黄,苗高三四尺,叶长八九寸,皱软而有毛。”这无疑是土木香。寇宗奭曾亲眼见过此种植物,在记述木香的功用以后,《衍义》云:“又一种,尝自岷州出塞,得生青木香,持归西洛。叶如牛蒡,但狭长,茎高三四尺,花黄,一如金钱,其根则青木香也。生嚼之极辛香,尤行气。”这当然也是指土木香,但《衍义》中寇宗奭用“又一种”来引起话题,正表明其与常规使用者有所区别。
唐代不仅以Inula helenium混称(青)木香,也开始以马兜铃的根冒充(青)木香,初唐时期马兜铃根尚以“土青木香”为名,《新修》草部下品新增药独行根条云:“蔓生,叶似萝摩,其子如桃李,枯则头四开,悬草木上。其根扁长尺许,作葛根气,亦似汉防己,生古堤城旁,山南名为土青木香,疗疔肿大效,一名兜铃根。”此即Aristolochia debilis,之所以称为“土青木香”,尚与青木香保持距离也,而大约在晚唐,据《开宝》木香条引“别本注”云:“叶似署预而根大,花紫色,功效极多,为药之要用。陶云不入药用,非也。”这就完全以马兜铃根视为正宗的(青)木香了。
当然宋代直至明初的主流文献仍然坚持菊科“青木香”与马兜铃科“土青木香”之间的界线,如《本草图经》说:“亦有叶如山芋而开紫花者,不拘时月采根芽为药,以其形如枯骨者良。江淮间亦有此种名土青木香,不堪入药用。”《通志》卷75云:“独行根曰云南根,曰兜零根,山南人谓之土青木香,其实曰马兜零。”《救荒本草》云:“马兜零,一名云南根,又名土青木香。生关中及信州、滁州、河东、河北、江淮、夔、浙州郡皆有,今高阜去处亦有之。”
木香与青木香的品种分化开始于明代,《品汇精要》卷7草部上品之上,木香与青木香各自一条,木香属草之木,谓出《神农本经》,药图采自《证类》之广州木香;青木香属草之草,其正文虽题作“名医所录”,其实出自《药性论》,药图则用《证类》之海州青木香、滁州青木香。《品汇精要》在明代未能正式流传,故影响有限,但年代稍晚的《本草蒙筌》也以木香与青木香各条,陈嘉谟并在马兜铃条下明确说:“根名青木香,亦为散气药。”《本草纲目》说:“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缘沉香中有蜜香,遂讹此为木香尔。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为青木香,乃呼此南木香、广木香以别之,今人又呼一种蔷薇为木香,愈乱真矣。”从此以后,马兜铃科Aristolochia debilis成为青木香的正品,而自陶弘景以来即被称为青木香的菊科Aucklandia lappa,则称南木香、广木香,或径称为木香。
毕竟菊科Aucklandia lappa非我国原产,而且从文献分析,在20世纪以前似乎没有引种,曾经出现过的两个混淆品,马兜铃科土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is或许是被发现其独有的活性,居然李代桃僵地成为青木香的正品,而土木香Inula helenium则继续作为真木香的替代品而存在,据赵燏黄先生《祁州药志》报告,民国时祁州西郊农民依然栽种,作为青木香或“祁木香”销售,赵先生将之称为“土木香”。
至于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的来源比较奇特,陈仁山《药物出产辨》木香条提到:“有产四川,名川木香,味轻清。”检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确有川木香条,但这是否一定是Vladimiria souliei或其变种Vladimiria souliei var. cinerea不得而知。据谢宗万先生介绍,1960年代因木香药源紧张,广泛寻找代用品,在四川越西一带又发现了菊科越西木香Vladimiria denticulate Ling等数种植物可以作木香入药,统称“越西木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川木香加载《中国药典》1963版,相沿至今。
【道地沿革】
从品种项的讨论可以看出,自《本草经集注》以来,正品木香应该是菊科Aucklandia lappa,此植物非我国原产,在国内无所谓道地,约在1930年代华侨从印度取得木香种子,在云南丽江鲁甸引种成功,是现代木香的主要产区。川木香主产四川,成为药用正品的历史不长,临床应用不广。青木香在明代开始以马兜铃根为正品,2000年代以后,因所含马兜铃酸可引致肾功能衰竭,现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