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黃耆、紅耆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黃耆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乾燥根。紅耆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耆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黃耆商品來源於野生和栽培,野生品主產於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寧安,山西渾源、繁峙、應縣、原平、廣靈及晉北地區,甘肅的岷縣、宕昌、武都,內蒙古的赤峰市、烏蘭察布盟等地。此外,在吉林、河北、陝西、四川、青海、新疆等地亦有產出,但質量不及上述產地所出者。栽培品主產於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等地,其中山西栽培黃耆面積大,單產高,質量好。習慣上認為山西沁原至沁縣一帶者質量最好,稱為道地。紅耆以栽培為主,亦有野生,分佈于甘肅、四川,一般以甘肅岷縣出者為優。

本草研究認為:古用黃耆主要來源於豆科Astragalus屬多種植物,大約在宋代,黃耆的藥用品種已與今用者接近,以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與蒙古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為主流,產地也由原來的川陝甘寧轉移到山西沁源,并將道地品稱為「綿黃耆」,清代除山西外,又增加內蒙產地。至於Hedysarum屬的紅耆,古代一直作為黃耆的來源之一,但一般不作為正品,《中國藥典》曾將其收入黃耆項下,從1985年版開始即單列一條,《藥典》規定來源為多序岩黃耆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

【品種考訂及道地沿革】

黃耆本作黃耆,《本草綱目》釋名云:「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耆,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龜之蓍,音尸。」考《五十二病方》黃耆寫作「黃蓍」,按黃耆《別錄》又名「蜀脂」,與「蓍」上古音都在脂韻,可相假借,此外《別錄》又有「芰草」之名,音亦相近,則李時珍以「蓍」為非恐未必正確。黃耆《本草經》別名戴糝,《五十二病方》亦有稱此名者,森立之《本草經考注》解釋說:「因考戴糝者,淺黃小花,簇簇成叢,似上戴飯糝之狀,故名。」且備一說。

《本草經》黃耆的名實不能確知,不過早期文獻所記載的黃耆與今用品種未必完全一致,由產地來看,早期黃耆產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肅、陝西一帶,如《本草經》說「生蜀郡山谷」,《別錄》謂出「白水、漢中」,《太平御覽》卷991引《秦州記》:「隴西襄武縣出黃耆。」陶弘景則按產地及藥材形狀將黃耆分為三類,《集注》云:「第一出隴西洮陽,色黃白甜美,今亦難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溫補。又有蠶陵、白水者,色理勝蜀中者而冷補。」從陶弘景的描述看,這三地所產黃耆存在明顯的品質差別。按川陝甘寧地區有多種Astragalus屬植物,除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外,尚有多花黃耆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ex Bunge、梭果黃耆Astragalus ernestii Comb.、塘谷耳黃耆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金翼黃耆Astragalus chrysopterus Bge.等,則知六朝時期藥用黃耆主要來源於Astragalus屬多種植物。又據《梁書﹒諸夷列傳》天監五年鄧至國「遣使獻黃耆四百斤」,《南史》同。所謂「鄧至國」,據《梁書》云:「居西涼州界,羌別種也。」其地在今甘肅西部,揆其所出,大約也是以上諸種黃耆之一。


《證類》憲州黃耆藥圖
《新修本草》云:「此物葉似羊齒,或如蒺藜。獨莖,或作叢生。今出原州及華原者最良,蜀漢不復採用。」蕭炳《四聲本草》云:「出原州、華原谷子山,花黃。」唐代文獻所說的原州即今寧夏固原,華原為陝西耀縣,這些地區也有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的野生資源,而據《蜀本草﹒圖經》描述:「葉似羊齒草,獨莖,枝扶疏,紫花,根如甘草,皮黃肉白,長二三尺許。今原州者好,宜州、寧州亦佳。」按膜莢黃耆花冠黃色,稍帶淡紫紅色,故蕭炳說花黃,而韓保升說花紫,所指應該都是Astragalus membranaceus。

宋代開始膜莢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與蒙古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成為藥用主流,據蘇頌描述:「根長二三尺已來,獨莖,作叢生,枝幹去地二三寸。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七八月中開黃紫花,其實作莢子,長寸許,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耆。」又形容優質黃耆的藥材特徵:「黃耆質柔韌,皮微黃褐色,肉中白色。」此時黃耆的產地亦由原來的川陝甘寧轉移到山西及其周圍地區,《證類》繪「憲州黃耆」,憲州在今山西忻州靜樂縣,據其藥圖(圖1)與今用正品有些接近。

蘇頌在文字中提到後世頗享盛譽的「綿黃耆」的來歷,「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耆」,陳承另有說法:「今《圖經》所繪憲水者即綿上,地相鄰爾。若以謂柔韌如綿,即謂之綿黃耆,然黃耆本皆柔韌,若偽者,但以乾脆為別爾。」蘇、陳兩說頗有不同,蘇意以藥材性狀得名,陳則說因產地而來,後世多作調和之論,如《湯液本草》云:「綿上即山西沁州,黃耆味甘,柔軟如綿,能令人肥。」《本草蒙筌》云:「綿耆出山西沁州綿上,此品極佳」,又云:「務選單服不岐,直如箭杆,皮色褐潤,肉白心黃,折柔軟類綿,嚼甘甜近蜜,如斯應病,獲效如神。」《本草原始》云:「生山西沁州綿上名綿耆,一云折之如綿,故謂之綿耆。」如謝宗萬先生在「中藥黃耆與紅耆的本草考證」中指出者,「綿黃耆兩種解釋皆通」,其原植物為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及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應無疑問。

宋代黃耆似已有栽種者,晁補之《雞肋集》卷11題李偁推官頤齋詩有句云:「今年閏早春氣遲,牆根隙地稍可埤,初植防風種黃耆,萊州石鼎青琉璃。」金王特起沁源山中詩云:「野夫不識武城宰,問之無言色微改,但說今年秋雨多,黃耆滿谷無人采。」則專門提到山西沁源黃耆。《本草綱目》云:「其子收之,十月下種,如種菜法亦可。」此應該是黃耆栽培的明確記載。

清代開始黃耆的產地除山西外,又增加內蒙,《植物名實圖考》謂:「黃耆有數種,以山西、蒙古產者佳。」《藥物出產辨》云:「正耆產區分三處,一關東,二寧古塔,三卜奎,產東三省。」

紅耆最早見於《集注》,陶弘景在黃耆條下提到:「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貼用,消癰腫。」一般認為這就是指根表皮呈紅棕色的多序岩黃耆Hedysarum polybolrys,《藥性論》云:「蜀白水赤皮者,微寒,此治客熱用之。」應該也是此物。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一直作為黃耆的商品來源之一,沒有分化,而且多數文獻皆不認為赤皮者為優,如《增訂偽藥條辨》云:「四川出者為川耆,小把,皮紅黑色,性硬,筋韌如麻,味青草氣,為最下。」疑亦Hedysarum屬植物。故《中國藥典》曾一度將多序岩黃耆作為黃耆的植物來源,收載于黃耆項下,而自1985年版開始乃以紅耆為名單列一條,不與黃耆混淆。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