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标题巴戟天
来源玉叩斋
【內容】

今用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高要、德庆、郁南、禄步,广西苍梧、百色、平乐、贺县,福建平和、永安等地。

本草研究认为:从汉到清,药用巴戟天一直以四川所产为良,其原植物颇有可能是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最近一百年,广东所产同科植物广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逐渐占有市场,再由于国家药典的提倡,此植物遂成为药用巴戟天的唯一正品,而川巴戟则湮没无闻。

【品种考订及道地沿革】

关于本草巴戟天的原植物拟定,近代植物学家意见分歧甚大,据谢宗万先生综述,大致有远志科植物吕氏远志Polygala reinii Franch. et Sav.,玄参科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a Wettst,茜草科大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var. gigantea Nakai或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var. major Makino,兰科盘龙参Spiranthes spiralis Makino,大戟科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或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 var. major Makino或Euphorbia chamaesyce Gaertn. var. gigantea Nakai等说法。大约在1958年,侯宽昭教授通过对市售药材的调查,认为巴戟天的原植物为茜草科Morinda officinalis How,及其变种Morinda officinalis How var. hirsuta,这被认为是结论性意见,并被《中国药典》所采纳,但尽管如此,侯的结论在1980年代受到质疑,另一些学者提出木兰科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sinensis Oliv.,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或许更接近于古代的巴戟天品种。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1)古代巴戟天的药材特征及植物特征

巴戟天药用其根,《别录》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陶弘景更对根的性状作了补充描述:“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新修》云:“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连珠肉厚者为胜。”《日华子本草》云:“色紫,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坚硬难捣。”至此,判断巴戟天药材的三项标准已经具足,即:根呈念珠状;木心可去除;皮色紫。

宋代本草对这三项特征强调尤多,《图经》云:“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连珠肉厚者为胜,今方家多以紫色为良。蜀人云,都无紫色者,彼方人采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此殊失气味,尤宜辨之。一说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杂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时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两种市中皆是,但击破视之,其中紫而鲜洁者伪也,真者击破,其中虽紫,又有微白,惨如粉,色理小暗也。”《本草衍义》云:“巴戟天本有心,干缩时偶自落,或可以抽摘,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子也。今人欲要中间紫色,则多伪以大豆汁沃之,不可不察。外坚难染,故先从中间紫色。”这三项特征也可以在宋代医方记载中得到证明,如《妇人大全良方﹒辩识修制药物法度》要求“巴戟拣紫色者为上,水浸软”,《博济方》多处用到“紫巴戟”,并要求“去心”,又称“穿心巴戟”,至于去心的方法,方书提到“打去心”或“槌去心”。此外,偶然使用“白巴戟”,见《妇人大全良方》,这究竟是《图经》所说“嫩者亦白”的真巴戟,还是似巴戟的山律根,不得而知。

一般而言,古代医家和本草家对药材的认识远胜于他们对原植物的了解,巴戟天的情况尤其如此。上面提到的三条药材标准甚至沿用至今,而本草家对巴戟天植物的描述却相互抵牾。

《新修》云:“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关于“三蔓草”,李时珍表示“名义殊不可晓”,今人则将之理解为具三小叶,而“叶似茗”大约是革质的意思。《证类》绘有两幅巴戟天药图,“归州巴戟天”与“滁州巴戟天”,(图1)两图十分不同,归州者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3-5,而滁州者似为某种单子叶植物,《图经》也认为巴戟天有两种,苏颂说:“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州者佳。叶似茗,经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内。内地生者,叶似麦冬而厚大,至秋结实。”

图中“滁州巴戟天”,中尾万三将之考订为兰科盘龙参Spiranthes spiralis,因滁州产者除《明一统志》卷18记载滁州土产巴戟子外,后世很少提到,显非正品,姑且存此一说。相对而言,“归州巴戟天”其地在今湖北西部,正与四川、重庆毗邻,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其可能是古代巴戟的正品,但究系何种植物,因图文都很简单,故异说纷呈难有定论。


《类证》滁州巴戟天药图

《类证》归州巴戟天药图

(2)川产巴戟天

巴戟天因产地得名,《本草经》记其产地“生巴郡及下邳山谷”,《华阳国志﹒巴志》谓巴地“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左思《蜀都赋》更将巴戟天的产地局限在今川东北一带,有云:“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外负铜梁于宕徒浪渠,内涵要害于膏腴。其中则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

川产巴戟天的道地优势从汉代绵延至晚清。唐代《千金翼方﹒药出州土》记巴戟天产地有始州、眉州、龙州。《太平寰宇记》载剑州普安郡、果州南充郡、巴州清化郡、夔州云安郡、忠州南宾郡、阶州武都郡,土产都有巴戟天,以上地名除阶州在今甘肃外,其余都在今四川、重庆地界。《元丰九域志》卷8专门提到剑州普安郡土贡巴戟一十斤,剑州普安郡即今四川剑阁县。《明一统志》依然记剑州出巴戟,清雍正修《四川通志》保宁府下巴州、剑州、广元,以及夔州府俱出巴戟天,嘉庆修《四川通志》略同。但今用之茜草科Morinda officinalis主要分布于两广,则显然不与古代所用者同。

最令人遗憾的是,自从两广所产巴戟流行以来,四川巴戟天渐渐湮没,只能根据清末民国四川地方使用情况对品种作大致推测。据清末出版《成都通览》,其“成都之土产及各属之土产”条对四川省内各县所出药材记载颇为详细,没有提到巴戟天之名,而在“成都之草药名目”条下则有“香巴戟”、“苦巴戟”二物。又据清末《天宝本草》土巴戟条云:“土巴戟性本微温,强筋壮骨补中精。女人赤白并痢症,且止遗精与腹疼。”这些被冠以“香”、“苦”、“土”的各种巴戟,或许与川产巴戟有关。

土巴戟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e (Thunb.) 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 Rehd.的根,该植物三小叶,与《新修》“三蔓草”的别名相合,而根色不紫,且不呈念珠状,这大约就是《本草图经》提到用作巴戟天伪品的山律根,苏颂云:“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之乃紫,以杂巴戟,莫能辨也。”

香巴戟为木兰科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 var. sinensis Oliv.,徐利国先生作“巴戟天的本草考证”,将之考订为古代巴戟天正品,但此植物根的性状与前述古代巴戟药材三项标准差距太远,恐非是。

此外,在湖北恩施作巴戟天使用的茜草科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也被认为是古用巴戟天,该植物与《证类》所图“归州巴戟天”略近似,而其根表皮深棕色,横断面肉质,黄白色而略带紫色,药材呈明显念珠状,中心往往有去除木心后留下的小孔,就药材特征而言,四川虎刺的确更接近于巴戟天药材,古代所用或许就是该种。

(3)两广巴戟天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说:“广巴戟产广东清远、三坑、罗定为好,下四府、南乡等均次之,西江德庆系种山货,质味颇佳,广西南宁亦有出。”从品种来看,此即是今之茜草科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但值得注意的是,陈仁山在书中明确称此巴戟天为“广巴戟”,这种称呼或许含有与川巴戟分庭抗礼的意思,但绝对谈不上取而代之。其实,晚清民国时期药用巴戟天仍然是多来源,如闽人郑肖岩光绪辛丑(1901)著《伪药条辨》云:“巴戟天,产蜀地者佳,如连珠。击破中紫而鲜洁者,伪也。中虽紫,微有白糁粉色,而理小黯者,真也。近有以山豆根混充者,山豆色白,性寒,或以醋煮以乱之,则误人不浅矣。”不仅郑说巴戟天蜀产者佳,据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仍然说巴戟天“四川最佳”。而浙江鄞县曹炳章1927年作《增补伪药条辨》则说:“巴戟肉,广东出者肉厚、骨细、色紫、心白黑者佳。江西出者骨粗、肉薄,略次。浙江台州宁海县出者,名连珠巴戟,择其肉厚软糯、屑少,去骨用肉,亦佳。”

由此我们认为,Morinda officinalis是一个最近百年间由地方习用品提升的正品,其正品地位的获得与国家药典的提倡有极大关系,但已有千数百年使用历史的四川巴戟天从此湮没无闻,确实令人费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