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标题淫羊藿
来源玉叩斋
【內容】

今用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淫羊藿主产于西北及山西、河南等省;箭叶淫羊藿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亦有产出;柔毛淫羊藿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亦有产出;巫山淫羊藿主产于陕西、四川、贵州;朝鲜淫羊藿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

本草研究认为:从《神农本草经》开始药用淫羊藿主要是小檗科Epimedium属植物,但具体品种则因产地而异。古代最早记载淫羊藿的产地为上郡,即今陕西榆林地区,其品种可能是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此外,四川、河南等省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产出今用正品淫羊藿的明确记载。

【品种考订】

淫羊藿主要因功效得名,《本草经》谓其“主阴痿,一名刚前”,陶弘景述其得名的缘由:“服此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 合,盖食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此物唐代又名“仙灵脾”,亦作“仙灵毗”,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云: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拥覆逃积雾,伸舒委余暄。奇功苟可征,宁复资兰荪。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又据宋代《三朝北盟会编》卷230记载,宋高宗无子嗣,御医王继先“尝劝上服仙灵脾,亦名淫羊藿。虽强阳,然久服子不成。”此可证明历代所记淫羊藿功效皆以壮阳事为主,而现代研究亦证实,Epimidium属植物多含淫羊藿苷,确具有促进性腺功能作用,且此属植物多为一回三出复叶,与豆叶近似,故得名淫羊藿。由此知本品古今所用者主要是此属植物。

但Epimidium属植物种类甚多,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所用并不相同。《名医别录》谓:“淫羊藿生上郡阳山山谷。” 上郡即今陕西榆林地区,从地理分布考虑,该书所述之淫羊藿,很可能是小檗科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新修》云:“叶形似小豆而圆薄,茎细亦坚,俗名仙灵脾是也。”在唐代道书《纯阳真人药石制》中亦提到淫羊藿为圆叶:“团团细叶长青山,夏间恰用可窖干。”这极有可能是指叶形钝圆的川西淫羊藿Epimidium elongatum Komar.,此种在唐代或是淫羊藿正品,今则少入药用。

《本草图经》云:“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有须,四月开白花,亦有紫色碎小独头子,五月采叶晒干。湖湘出者,叶如小豆,枝叶紧细,经冬不凋,根似黄连,关中俗呼三枝九叶草,苗高一、二尺许,根叶俱堪使。”《证类》绘淫羊藿药图两种,其中永康军淫羊藿确为Epimidium属植物,但品种难于确定,而沂州淫羊藿图叶互生,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枚,与小檗科Epimidium属植物全不相似,谢宗万先生认为这是“当时的异物同名品,近时山东未有这样的类似品发现,说明它经不起历史的长期考验,已经被淘汰了。”其说有理。


《救荒本草》仙灵脾
《救荒本草》仙灵脾条云:“今密县山野中亦有。苗高二尺许,茎似小豆茎,极细紧,叶似杏叶颇长,近蒂皆有一缺,又似绿豆叶,亦长而光,稍间开花,白色,亦有紫色花,作 碎小独头子,根紫色有须,形类黄连状。”描述中专门提到其小叶“近叶蒂皆有一缺”,结合所绘药图(图1),这应是指今用正品箭叶淫羊藿Epimidium sagittatum 。

至于年代稍后的《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对淫羊藿植物的描述多因袭之论,只能大致肯定为Epimedium属植物而已,无助于研究品种,如李时珍云:“生大山中,一根数茎,茎粗如线,高一、二尺。一茎三桠,一桠三叶,叶长二、三寸,如杏叶及豆藿,面光背淡,甚薄而细齿,有微刺。”其言论几乎是汇编《图经》和《救荒》的描述而成,我们甚至怀疑李未必真正观察过此植物。

除上述文献外,《滇南本草》云“淫羊藿,兴阳草,生山中,月白绿叶,上有粉霜,边上有刺,根类阳物。”《植物名实图考》卷8亦说:“滇大理府亦产”,据《图考》所绘,当是宝兴淫羊藿Epimidium davidi Franch.。琉球吴继志《质问本草》绘淫羊藿图,谢宗万先生认为是主要产于日本和琉球的大花淫羊藿,均非现今《药典》之法定品种。

【道地沿革】

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用淫羊藿产地几乎遍及全国,而以上郡即今陕西榆林地区为最早,唐代所用淫羊藿主流品种或许是圆叶的川西淫羊藿Epimidium elongatum ,但前面引用柳宗元元和四年(809)所作的《种仙灵毗》诗却可以看作淫羊藿种植的最早记载,其栽培地在永州,即今湖南省永州市。

宋代《本草图经》提到淫羊藿的产地:“江东、陕西、泰山、汉中、湖湘间皆有之。”其药图则专绘永康军淫羊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与沂州(今山东临沂市)淫羊藿为代表,因所附图例证明沂州淫羊藿非Epimidium属植物,则当时四川可能是淫羊藿的重要产区。

明代《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对淫羊藿的产地亦无所发明,而《救荒》则提示当时河南密县一带有箭叶淫羊藿分布,这可以作为进行GAP基地建设的依据。至于《滇南》、《图考》提到云南所出的宝兴淫羊藿,以及其他地区的非法定品种,除非作为提取淫羊藿苷的原料,一般不建议规模种植。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