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标题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迅速发展
【內容】

黄攸立∕安徽

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即诊察小儿食指腹侧络脉的隐露、淡滞、色泽、形态等变化,以诊断病证之所在及其病情之轻重和预后吉凶,是婴幼儿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宋代刘昉在《幼幼新书》(1150)中称为“审三关之脉”、元代曾世荣在《活幼口议》(1283)中称为“三关指纹”、明代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中称为“看虎口脉次指”、清代林之翰在《四诊抉微》(1723)中称为“审虎口三关”、吴谦等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1742)中称为“虎口三关部位脉纹形色”,后人统称为“小儿指纹诊法”。该法所称指纹,实指手太阴肺之络脉,为避免与一般俗称之“指纹”概念混淆,1984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依据其实质改称“望小儿食指络脉”,此称较为贴切。

(一)关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起源之讨论

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起源于何时,曾引出多种说法。有说肇始于《黄帝内经》(《脉义简摩》);有说起源于五代至北宋末年之间;有说系宋人钱乙首创,但诸说终因证据不够充分而难以成立。后来又有唐代说,认为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记载了以小儿食指的三节定名的风、气、命三关作为小儿指纹诊法的部位,并有指纹形态“八段锦”的描述;且薛己万全王肯堂张景岳等明代大医家所提到的《水镜诀》就是王超所作的《仙人水镜图诀》。

我们经过文献考证认为,明代医著所引述的《水镜诀》不是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故而不能作为证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起源于唐代的依据。我们推测,《水镜诀》可能是宋元医家总结前人所作,或像万全的《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那样设立专节,重新定名而成。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以元人曾世荣编纂又经后人修改而成的可能性较大。但通过对《幼幼新书》引述的王超《仙人镜图诀》、《杜光庭指迷赋》以及孙思邈的有关论述和唐代“画指为信”在“文书契约”上的应用等研究,认为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起源于唐代是可信的。

(二)小儿食指络脉诊法三关定位名称演变

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在草创之初,三关定位有两种不同的命名方法︰一为“气、风、命说”。由《杜光庭指迷赋》率先提出︰“气在下纹,风居中里,过风关名曰命关”。后世亦有部分医著,如佚名氏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156)、宋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1254)、元曾世荣的《活幼口议》和《医方类聚》中所提到的《澹寮方》、《永类钤方》等均持此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还具体阐述了三关名称与疾病的关系,认为食指“最下节,名为气关。有纹过者,病才觉重。诸病即生,则气不调顺,故名气关也;第二节,名为风关。有纹过者,须发惊风。渐加困重,故名风关也;第三节,名为命关。有纹过者,则病极而命殆,故名命关也。曾世荣在《活幼口议》中有图示说明。”

二为“风、气、命说”。此说最早见于《幼幼新书》,“儿手第二指,指有三节,脉之形出其上。近虎口之位,号曰风关,其次气关,指端曰命关。凡有疾当视三关之脉,察病断之”。自此以降,追随者众。如元代滑寿在《诊家枢要》(1359)中指出:“小儿三岁以下,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唯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至见黑色,则危矣。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尤重也。”明清两代亦多有医家遵从此说。如万全曰:“从第二指第一节名风关,若脉见,初交病;第二节为气关,脉见,则难治;第三节为命关,脉见,则死”。其他还有清代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吴谦等的《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张振撰的《厘正按摩要术》等均持此说,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对小儿食指络脉形态认识的发展

在小儿食指络脉形态的认识方面,最早是刘昉在《幼幼新书》中提出了8种脉形,分别是“鱼刺形”、“悬针形”、“水字形”、“乙字形”、“曲虫形”、“环形”、“乱纹形”、“流珠形”,它们分别主候不同的疾病。如“形如悬针泻痢多,水惊急疗更安和”。氏还在书中附有各种食指络脉脉形图。氏在该书中还引述了庄氏的11种脉形,即“曲向里”、“曲向外”、“斜向右”、“斜向左”、“双钩”、“三曲如长虫”、“两曲如钩”、“一头如环”、“面有黑子”、“头面肚上有脉”、“如乱虫”等。元代曾世荣的《活幼口议》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小儿食指络脉形态发展为13种脉形,如“流珠形”、“环珠形”、“长珠形”、“来蛇形”、“去蛇形”、“弓反里形”、“弓反外形”、“枪形”、“鱼骨形”、“水字形”、“针形”、“透关射指面”、“透关射甲”等。且附有脉形图,进一步扩大了小儿食指络脉的主病范围。明代万全则继承了曾世荣的思想,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中沿袭了曾氏的13种脉形及其所主病候。清代吴谦等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将小儿食指络脉的形态发展为20种,并各附其脉形图,使小儿食指络脉的主病类型进一步扩展,把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四)关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首载医籍的讨论

关于现存医籍中,何者为最早载有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问题。一般认为,载有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现存最早的医书当属许叔微成书于1132年的《普济本事方》,比《幼幼新书》还早18年。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据陈振孙曰:许叔微“绍兴三年(1133)进士,第六人”;或谓“绍兴壬子(1132)以第五名登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谓:“绍兴二年进士,医家谓之许学士。”可见1132年乃许氏登科之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曰:许叔微“晚岁取平生已试之方,并记其实,实以为本事方”尽管依《简明中医辞典》“许叔微”条目所载,许氏生卒年代为 1079 - 1154?,享年约 76岁,其登科之时,已属年高(54岁);但其时仍不及许氏人生3/4,相对于许叔微而言,“晚岁”拟在60以外。由此可以推测,《普济本事方》之成书当在许氏“登科”之后。又据阎孝忠为是书作跋记年代为淳熙乙巳年(1185),当是刻印是书的年代。因此有理由相信,《普济本事方》之成书年代当在1132~1185年间。是故,郭蔼春认为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成书于1150年是比较可信的。也就是说,《普济本事方》与《幼幼新书》的成书年代是相同的。

目前,较为确切的当属《幼幼新书》为最早记述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该书所辑内容之翔实、广博是《普济本事方》所不及的。它不仅设有“三关锦纹”专篇,集杨大邺等8家之说,且有成于唐代的《杜光庭指迷赋》一篇。从该赋记录的小儿食指络脉诊法之内容来看,均较《幼幼新书》引述诸家之论粗浅。它只提到青、紫、红(赤)、黑等颜色;对食指络脉形态也仅限于直观的描述,尚未确定具体名称;三关名称如前所述,亦有别于风、气、命的说法。因此,若以单篇文献论,成书于唐代的《杜光庭指迷赋》当是名副其实的、现存记述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最早文献。

(五)关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使用价值的争论

关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使用价值,宋以降即有“有用”“无用”之争。如前所述,小儿食指络脉诊法诞生之后,曾受到宋明两代儿科医家的普遍关注。不仅把该诊法作为儿科(3岁以下)临床察病之主要诊法之一,如“凡婴儿生下1个月至3岁以前,须看虎口脉,次指辰节为命关,次气关,次风关”。而且还将该诊法的络脉形态从宋代《幼幼新书》的8种,发展到元代和明代的13种,如元曾世荣的《活幼口议》和明万全的《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等即是;清代吴谦等之《医宗金鉴》又将其发展为20种,并阐明不同络脉形态之所主病证。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在儿科临床上之“有用”,由此可见一斑。他如元代曾世荣之《活幼口议》(1294)、滑寿之《诊家枢要》(1359)等,不仅有总结前人小儿指纹诊法之经验,而且还有自己之体会,对小儿指纹诊法多有发展。如滑寿曰:“小儿三岁以下,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至见黑色,则危矣。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尤重也”。

但在明清两代,也有一些医家对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提出异议。“如张景岳夏禹铸辈,皆谓可不必用”。其中以清代夏禹铸之论尤为典型,他曾在《幼科铁镜》中指出:“摹看手指筋纹,乃医家异教。盖指面筋纹,生来已定,岂因咳嗽而变为反弓,惊积而化为鱼刺,膈热而结为流珠,肝气阻而来蛇状之理?”,显然夏氏是把手指络脉纹与指脊纹混为一谈。陈复正在系统论述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原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之后,认为小儿食指络脉,“即太渊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不必另立异说,眩人心目。但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则用之不尽矣。倘舍此不图,妄执伪说以为是,临症不察病源,谬指为人惊畜惊,诳惑愚昧”。不主张把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复杂化,反对过分夸大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临床使用价值。他认为,小儿食指络脉诊法对3岁以内小儿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据其隐露、淡滞、色泽、位置及形态等,诊察病邪的性质和深浅,判断气血之盛衰,推测疾病之轻重吉凶等预后情况。但是不能以此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这种观点是中肯的。

(六)关于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正常的婴幼儿,食指络脉多见短而直,常现于虎口。食指络脉延长的机理与静脉压升高、末梢血管扩张以及营养不良等有关。静脉压的升高,临床表现为血液的瘀滞,如心功能不佳,则血液流速减慢,末梢循环衰退,血液在静脉内瘀滞,使远侧端不能看到的细小静脉扩张而显现出来。肺炎患儿由于缺氧和肺循环压力增高,易于产生急性或亚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毛细血管循环障碍,血液瘀滞,静脉压增高,使食指络脉因充盈度升高而延长。

食指络脉的颜色有黄、红、紫、青、黑数种。正常婴幼儿食指络脉黄红隐现,血色晶莹,以红色、淡紫色或隐而不显为多见。食指络脉的颜色可反映血液的质与量和缺氧的程度。贫血和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红细胞减少,代谢率降低,耗氧少,血红蛋白及还原血红蛋白均少,故食指络脉多淡红。高热时机体对氧的需要量增加,红细胞相应增多,同时静脉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亦增,故血色变深,而食指络脉多呈紫色。

一般说来,健康婴幼儿的食指络脉形态,多短小而少有分支或延伸,亦无明显弯曲。既病时食指络脉形态则可有时改变,往往与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及营养不良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由于循环和呼吸的障碍,多造成小静脉内血液瘀滞,静脉压增高,血流迟缓,以致络脉之血,瘀而不伸,致使络脉横行直窜,弯环曲折现诸般形状。

关于食指络脉之浮沉与淡滞问题。健康婴幼儿其食指络脉多隐隐可见,不浮不沉;一旦患病,气血随之变化,则每在原有基础上发生浮沉的变化。如血管充盈偏盛,络脉多见浮;血管充盈不足,络脉多见沉。络脉淡者,常见于形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和慢性机能衰退的患儿,多属虚证;络脉滞者,常见血液循环障碍,静脉回流受阻,血流减慢,多属实证。

参考文献﹝略﹞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