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三尖瓣狹窄
別名tricuspid stenosis
【概述】

三尖瓣狹窄(tricuspid stenosis)多見於女性,絕大多數由風濕熱所致,與二尖瓣狹窄相似,風濕性三尖瓣狹窄的病理改變可見腱索有融合和縮短,瓣葉尖端融合,形成一隔膜樣孔隙。三尖瓣狹窄可合併三尖瓣關閉不全或與其它任何瓣膜的損害同時存在。右心房明顯擴大,心房壁增厚,也可出現肝、脾腫大等嚴重內臟瘀血的徵象。

【病因學】

三尖瓣狹窄絕大多數由風濕熱所致,其它少見病因有先天性三尖瓣閉鎖、右房腫瘤及類癌綜合徵。右房腫瘤的臨床特徵為症狀進展迅速;類癌綜合徵常同時伴有三尖瓣反流。風濕性三尖瓣狹窄很少單獨存在,幾乎均同時伴有二尖瓣病變,多為二尖瓣狹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中大約15%有三尖瓣狹窄,但臨床能明確診斷者僅5%。

【病理改變】

三尖瓣狹窄使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出現舒張期壓力階差。當運動或吸氣使三尖瓣血流量增加時,舒張期右房和右房之間的壓力階差即增大;當呼氣使三尖瓣血流減少時,此壓力階差可減小。若平均舒張期壓力階差超過053kPa(4mmHg)時,即可使平均右房壓升高而引起體靜脈淤血,表現為頸靜脈充盈、肝腫大、腹水和水腫等。竇性心律時右心房a波極度增高,可達到右心室收縮壓的水平。靜息心排血量下降,運動時亦無增加;因此左心房壓,肺動脈壓和右心室壓可無明顯升高。

【臨床表現】

(一)症狀 三尖瓣狹窄所致低心排血量引起疲乏,體靜脈瘀血可引起頑固性水腫、肝臟腫大、腹水等消化道症狀及全身不適感,由於頸靜脈搏動的巨大「a「波,使病人感到頸部有搏動感。雖然病人常同時合併有二尖瓣狹窄,但二尖瓣狹窄的臨床症狀如咯血、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和急性肺水腫卻很少見。若病人有明顯的二尖瓣狹窄的體徵而無肺充血的臨床表現時,應考慮可能同時合併有三尖瓣狹窄。

(二)體徵

1.心臟聽診 胸骨左下緣低調隆隆樣舒張中晚期雜音,收縮期前增強。直立位吸氣時雜音增強,呼氣時或Valsalva動作屏氣期雜音減弱。可伴舒張期震顫,可有開瓣拍擊音。肺動脈瓣第二心音正常或減弱。風濕性者常伴二尖瓣狹窄,後者常掩蓋本病體徵。

2.其他體徵 三尖瓣狹窄常有明顯右心淤血體徵,如頸靜脈充盈、有明顯「a」波,呼氣時增強。晚期病例可有肝腫大,脾腫大,黃疸,嚴重營養不良,全身水腫和腹水。腫大的肝臟可呈明顯的收縮期前搏動。

【輔助檢查】

  1. X線檢查 右心房明顯擴大,下腔靜脈和奇靜脈擴張,但無肺動脈擴張。
  2. 心電圖檢查 右心房肥大,Ⅱ及Ⅴ1導聯P波高尖;由於多數三尖瓣狹窄患者同時合併有二尖瓣狹窄,故心電圖亦常示雙心房肥大。無右心室肥大的表現。
  3. 超聲心動圖檢查 三尖瓣的變化與二尖瓣狹窄時觀察到的相似,M型超聲心動圖常顯示瓣葉增厚,前葉的EF斜率減慢,舒張期與隔瓣呈矛盾運動、三尖瓣鈣化和增厚;二維超聲心動圖對診斷三尖瓣狹窄較有幫助,其特徵為舒張瓣葉呈園頂狀,增厚、瓣葉活動受限。多普勒超聲可估測跨瓣壓力階差。

【診斷】

根據典型雜音、右心房擴大及體循環淤血的症狀和體徵,一般即可做出診斷,對診斷有困難者可行右心導管檢查,若三尖瓣平均跨瓣舒張壓差在0.27kPa(2mmHg)以上,即可診斷為三尖瓣狹窄。應注意與右房粘液瘤、縮窄性心包炎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措施】

嚴格限制鈉鹽攝入,應用利尿劑,可改善體循環淤血的症狀和體徵,尤其是減輕肝臟淤血,改善肝功能;如症狀明顯,右心室平均舒張壓達0.53~0.67kPa(4~5mmHg),和三尖瓣口面積小於1.5~2.0cm

2時,可作三尖瓣分離術或經皮球囊擴張瓣膜成形術,亦可行人工瓣膜置換術,最好用生物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