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心功能障礙
別名燒傷後心臟併發症
【概述】

燒傷後心臟併發症與休克、應激、電解質紊亂及侵襲性感染有關,常見的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心律失常有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心房纖顫等,其中心竇心動過速最常見。

【病因學】

1、竇性心動過速

⑴應激反應:燒傷後疼痛、休克、感染、手術等刺激使兒茶酚胺持續升高,使心肌的激惹性增加。

⑵心肌缺血缺氧:休剋期液體復甦不當,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下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可致心肌缺血缺氧。嚴重的吸收性損傷,呼吸系統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⑶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如脫水、體液過多、低鉀血症、低鎂血症、鹼中毒。

⑷侵襲性感染:敗血症時,每分鐘心率可達140次/分,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速。

⑸其它:一氧化碳中毒、尿毒症、高熱、貧血等原因。

2、心功能衰竭

⑴休克:嚴重燒傷後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體液大量滲出,心輸出量減少,導致周圍循環灌注不良。

⑵感染:嚴重燒傷時,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與組織作用產生激肽,使調理素C2糖蛋白減少,降低其維持微血管的完整性、通透性和修復的能力,嚴重影響心功能。

⑶其它:如吸入性損傷、肺炎、輸液過多、酸中毒等均可引起心功能衰竭。

【診斷】

1、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速的診斷主要依靠心率和心電圖,成人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EKG檢查可見P波頻率在100次/分以上,P波常與T波相混,P波後出現QRS波。病人多有心慌及心前區不適的表現。

2、心功能衰竭

Ⅰ級:周圍循環灌注不良、低血壓、收縮壓低於10.7kPa持續一小時以上。

Ⅱ級: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現為陣發性的夜間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雙肺底羅音;心臟擴大;急性肺水腫;第一心音呈奔馬律及靜脈壓增高。

【治療措施】

1、竇性心動過速

⑴病因治療:積極救治休克,控制感染,改善有效血容量,減輕心臟負荷,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⑵嚴重燒傷每分鐘心率可達120次左右,無心悸及心音改變可不作處理。

⑶心率每分鐘140次,或心排出量下降(心音弱、脈壓差小)可用鎮靜劑、β受體阻斷劑(心得安2.5~5mg加入5%GS1000ml內靜滴),或西地蘭。

2、心功能衰竭

⑴維持有效的血容量 對病人循環系統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測,連續測中心靜脈壓(CVP)及肺動楔壓(PWP),心率及周圍動脈壓。CVP降低證明有低血容量,須補充晶體液及膠體液,必要時補全血。

⑵增強心肌收縮力 當血容量補足,CVP升高後仍不能維持正常血循環時,應用正性收縮藥物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出量,選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西地蘭。

⑶減輕心臟負荷 常用利尿劑有速尿,血管擴張劑用硝普鈉。

⑷給葡萄糖-胰島素-鉀(GIK)供心肌能量。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