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痺症
【概述】

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名為痺證。可包括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組織炎及神經痛等。

【臨床表現】

  1. 風寒濕痺: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甚則關節腫大。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1. 行痺:肢體關節走竄疼痛,痛無定處,有時兼有寒熱,舌苔黃膩、脈浮。
    2. 痛痺: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稍緩,遇冷則劇,苔白脈弦緊。
    3. 著痺:關節酸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苔白膩,脈濡緩。
  2. 熱痺:關節酸痛、局部熱腫、痛不可近、關節活動障礙、可涉及單或多個關節,并兼有發熱、口渴、苔黃燥、脈滑數等症狀。

【治療措施】

治法:以循徑與患部穴為主,亦可採用阿是穴。行痺、熱痺用毫針瀉法淺刺;痛痺多灸,深刺留針,如疼痛劇烈的可隔薑灸;著痺針灸并施或兼有溫針和拔罐等法。

針灸處方:

  1.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2.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3.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4.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5. 脾部:環跳、居髎、懸鐘。
  6.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7.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8. 踝部:申脈、照海、崑崙、丘墟。
  9. 行痺加膈俞、血海;癰痺加腎俞、關元;著痺加足三里、商丘;熱痺加大椎、曲池。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