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松毛蟲皮炎
別名caterpi11ar dermatitis
【概述】

毛蟲皮炎(caterpi11ar dermatitis)是指由於毛蟲的毒毛刺傷皮膚後由毒毛釋出的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炎性反應。在國內,常見的致病毛蟲有桑毛蟲、松毛蟲及刺毛蟲。

【病因學】

病因: 松毛蟲皮炎本病常見於種植馬尾松的丘陵地帶,多發生於從事農、林業勞動的青壯年。以5~11月份多見。

【臨床表現】

一般在接觸毒毛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發病。其皮疹分佈及表現和桑毛蟲皮炎相似。發疹後1~2天至10餘天,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症狀,以暴露部位的手、足小關節較常受累,多不對稱。可有關節紅、腫、熱、痛及活動受限,多於3~7天後消退,少數可遷延一至數月。部分患者僅有關節炎症狀而無皮炎史。重者可伴低熱等全身症狀。

【治療措施】

局部治療以消炎、止癢和防止繼發感染為主,常外搽爐甘石洗劑等。關節炎可酌情選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必要時採用皮質激素。關節炎症消退後注意功能鍛煉,以防止關節畸形。

【預後】

預防重在滅蟲,採用藥物噴殺或生物滅蟲(用松毛蟲天敵赤眼蜂或紅頭小繭蜂等)。在松毛蟲大發生之前及時摘除蟲卵塊和繭,捕捉幼蟲及誘殺成蛾等。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