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生殖道瘻
【概述】

生殖道瘻是指生殖道某部分與泌尿道或腸道之間有異常通道,前者稱為尿瘻,後者稱為糞瘻。 尿瘻 在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產傷是引起尿瘻的最主要原因。產傷尿瘻多為難產引起,如頭盆不稱、產程延長時,陰道前壁、尿道、膀胱等軟組織較長時間被擠壓在胎頭和母體恥骨聯合之間,因缺血、缺氧而壞死,最後壞死組織脫落形成瘻管。多在產後7~10 天出現漏尿。其次為手術損傷後的尿瘻。產科陰道手術助產或剖宮產及婦科經腹或經陰道子宮切除術誤傷泌尿道,多與處理及操作不當有關,症狀出現早晚與損傷部位有關。此外還有宮頸癌、陰道癌晚期侵蝕膀胱或尿道形成瘻,陰道子宮托過大或長期放置不取亦可引起尿瘻或糞瘻,外傷、放射治療等損傷尿道、膀胱亦可形成瘻。尿漏可分以下幾種:(1)膀朧陰道瘻,(2)膀朧尿道陰道瘻,(3)膀朧宮頸瘻,(4)尿道陰道瘻,(5)輸尿管陰道瘻,(6)膀朧子宮瘻。

【診斷】

  1. 病史漏尿為主要症狀,尿液不斷由陰道流出,不能自主。其表現因瘻孔的部位和大小而略有不同,有的尿液日夜外溢,有的平臥或側臥時漏尿,有的站立時漏尿,有的除能自主排尿外、同時有尿液不自主地自陰道陣發性流出。根據瘻孔大小、部位可有不同症狀:(1)膀胱陰道瘻、膀胱宮頸陰道瘻時瘻孔大者完全失去自控排尿功能。(2)輸尿管陰道瘻時,若一側發生,由於健側尿液可進入膀胱,故漏尿的同時也可有自控性排尿。(3)尿道陰道瘻時,瘻孔若位於尿道內口之下,尿道括約肌功能良好時,漏尿較輕,可有自動排尿。因外陰部、大腿內側、臀部皮膚長期被尿液浸潤刺激而有外陰瘙癢和燒灼痛。如有細菌上行感染,可併發膀胱炎及腎盂炎。一般發病均有明確的原因,出生後即漏尿者為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年輕婦女未婚或未育者出現漏尿,應詢問結核病史。
  2. 查體窺陰器檢查或經陰道指診檢查到陰道前壁上的瘻孔即可確診。瘻孔小、無法找到亦可用探針或金屬導管插入尿道,與陰道內手指配合探查瘻孔。排尿後讓患者膝胸臥位進行檢查。
  3. 輔助檢查 1.亞甲藍試驗(methylene blue test):經尿道導尿管向膀胱注入稀釋消毒亞甲藍液100~200m1,然後夾緊導尿管,擴開陰道進行檢查。見有藍色液體從陰道前壁小孔流出者為膀胱陰道瘻;自宮頸口流出者為膀胱宮頸瘻或膀胱子宮瘻;如為清亮尿液則為輸尿管陰道瘻。 2.靛胭脂試驗(indigo carmine test):靜脈推注靛胭脂5m1,陰道內置干紗布觀察,約5~7分鐘後可見藍色液體由疹孔流出。本試驗用於亞甲藍試驗陰性患者,以進一步確定瘻孔部位。 3.膀胱鏡檢查:幫助瞭解疹孔數目、位置、大小以及與輸尿管口和尿道內口的關係等。

【治療措施】

1.非手術治療:分娩或手術一週後出現的膀朧陰道疹,經尿道放較粗的保留導尿管。開放引流4~6周,小的疹孔有可能癒合,較大者亦可減小其孔徑。合併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為輸尿管陰道瘻,可留置輸尿管導管兩周,導管要在瘻孔上方。 2.手術治療:(1)新鮮瘻應立即修補。(2)陳舊瘻孔。疹孔較大不能自然癒合者,於疹孔形成3~6月後進行修補術。

【預防】

1.正確處理分娩過程,手術操作應規範化。 2.手術中發現泌尿道損傷,及時正確修復。如懷疑膀胱損傷,及早留置導尿管,使尿液暢流、膀胱空虛,促使受傷組織癒合,以防止形成瘻。 糞瘻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