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散發性腦炎精神障礙
【概述】

散發性腦炎又名散發性病毒腦炎、非特異性腦炎及非典型性腦炎等。以情感障礙、智能障礙、思維障礙、行為障礙等常見。精神障礙多與意識障礙并存。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有前驅症狀,如起病前數天感頭痛、疲勞、納差、嘔吐、睡眠障礙或精神活動減退等。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常見的首發症狀有精神障礙、癱瘓、頭痛、發熱、意識障礙、噁心嘔吐及癲癇性抽搐等。

以情感障礙(情感不穩、淡漠、抑鬱、欣快、恐懼)、智能障礙(理解、記憶、計算、判斷、聯想等能力減退)、思維障礙(緘默、多言、言語零亂及妄想)、行為障礙(動作減少、動作增多、衝動、木僵狀態)等常見。精神障礙多與意識障礙(譫妄、錯亂、意識模糊)并存。根據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狀可分為類緊張綜合徵、類精神分裂症、類痴呆綜合徵等亞型。在疾病的進展期中,精神障礙的表現常有變化,如從精神運動興奮轉為精神運動抑制。一般在病程中均可檢出神經系統體徵,如偏癱、陽性錐體束徵等。實驗室檢查,如腦脊液、腦電圖、誘發電位、頭顱CT及MRI等常有一定改變,可與非器質性的精神病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鑒別。

【診斷】

1.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症狀多於1~2周內達到高峰。病前常有感染史。

2.精神症狀可見於疾病各期,表現有:

(1)意識障礙最多見,常呈嗜睡、矇朧、混濁、譫妄或錯亂狀態。

(2)幻覺、妄想、自言自語或緘默、情緒不穩或淡漠、生活、懶散、拒食、違拗、木僵或傷人毀物等,重者可呈精神分裂症樣表現。

(3)認知障礙或呈痴呆狀態。

3.前驅期以癲癇發作較常見,其次為癱瘓、震顫、不自主動作、共濟失調、腦膜刺激徵與顱內壓增高徵。多汗也是本症特徵之一。

4.腦脊液蛋白與白細胞輕度增高,腦電圖可見以高波幅慢波為主的瀰漫性異常。

5.排除重性精神病及由感染、中毒或其它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治療措施】

以病因治療為主。精神症狀可用苯二氮卓類抗焦慮藥或小劑量抗精神病藥。遷延者可試用胰島素低血糖治療,禁用電休克。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