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
---|
别名 | acute infectious polyneuritis |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acute infectious polyneuritis)又称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或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多数脊神经根及神经末梢(常有颅神经)同时受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30岁以下男性较多。四季均有,夏秋季较多。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为本病是与感染有关的迟发性、超敏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周围神经的髓鞘是免疫反应攻击的靶子。最密切的感染因子有巨细胞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空肠弯曲杆菌及乙型肝炎病毒等。其发病机理类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一种以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但近年来的研究,在患者血清中检出了多种抗髓鞘抗体、周围神经内的血管壁和雪旺氏细胞膜上有IgG和补体的沉积、以及脑脊液中单克隆IgG抗体,说明体液免疫参与了发病作用。因此,本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前的某种感染,启动了免疫反应,而体内的免疫调节异常引起了周围神经组织的损害,即髓鞘脱失。
【病理改變】病变部位主要在脊神经根、脊神经及脑神经。受累的神经纤维出现肿胀、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改变,神经组织内围血管性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脊髓前角细胞、后根节细胞、脊膜和脑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变性、坏死等病变。
急性亚急性起病。约2/3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症状,一般在起病后症状迅速进展,在数日至2周内达到高峰。主要症状为运动障碍。初为下肢无力,继之逐渐向远端扩展,出现四肢对称性瘫痪。严重者瘫痪可迅速上升,侵及肋间肌和膈肌,出现呼吸麻痺,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咳嗽无力、痰液阻塞。部分病人还常诉有肢体远端感觉异常、麻木或疼痛。检查瘫痪为弛缓性,腱反射消朱,病理反射阴性;感觉障碍极轻,甚至缺如,有者多为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
半数以上病例可有颅神经损害,最常见为双侧周围性面瘫,其次为舌咽和迷走神经受累,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痺症状。偶有眼肌麻痺、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
植物神经损害表现为皮肤潮红、多汗和手足水肿,少数病例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不稳、心电图改变。心脏受损为不良征象,可引起突然死亡。除极少数有短暂性排尿功能障碍外,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急性期周围白细胞可有轻度升高。其特征性改变是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蛋白升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蛋白含量一般在0.5~2g/L(50~200mg/dl),甚至高达10g/L(1000mg/dl)。常在病后第三周最明显,与病情无平行关系,可持续数日或1~2年。少数病例脑脊液可无改变。肢体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低于正常60~70%。
(一)急性期治疗
可采用针刺、按摩、理疗及其它主、被动功能锻炼等,以利瘫痪恢复。
本病预后良好。2/3以上病例1~4周开始恢复,半年至1年基本痊愈。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少数复发。有呼吸麻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