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脾陰虛
【概念】

脾有陰氣、陽氣。脾之陽氣即脾氣、脾陽;而脾之陰氣乃為脾血、脾之津液。脾陰虛證即是脾臟陰血、津液不足的脾陰氣不足證。而臨床上所稱的脾陰虛證,有時是指脾之津液不足而言,也有是指脾血不足的。《脈因證治》說: 「脾虛有陰陽之分,脾陰虛者,脾血消耗,脾火上炎,脾雖虛而仍熱,若服溫補,則火愈盛而陰愈消,必得滋補脾陰,則陽退而無偏勝矣」 。所以,脾陰虛證實際上是脾臟的 「陰虛陽亢」 證。多由勞倦內傷所致。脾陰虛證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不思飲食、食入不化、乾嘔呃逆、嘈雜胃痛、口乾而渴、大便乾結、肌肉消瘦。舌紅少津、苔黃或無苔,脈細數。

脾陰虛證常見於 「胃痛」 、 「便秘」 、 「吐衄」 、 「便血」 等病證中。

脾陰虛證應與 「胃陰虛證」 、 「大腸津虧證」 、 「心脾血虛證」 相鑒別。

【鑑別處理】

脾病以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論述為多,《血證論.男女異同論》說: 「始於補脾陰,古少發明」 ,然脾之 「一陰一陽,未可偏廢」 。故脾陰虛而引起的證候,應予仔細辨別。

  1. 若胃痛而見脾陰虛證者,胃中嘈雜疼痛,並見食少不化、咽喉乾燥、口渴心煩、或乾嘔呃逆、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細數。《血證論.男女異同論》還說: 「調治脾胃,須分陰陽。李東垣後,重脾胃者,但知宜補脾陽,而不知滋養脾陰。脾陽不足,水穀固不化,脾陰不足,水穀仍不化也」 。所以, 「補脾陰以開胃進食」 ,就成為治療胃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方用沙參麥門冬湯(《溫病條辨》)、麥門冬湯(《金匱要略》)。
  2. 若血證而見脾陰虛者,或唾血、或咯血,當辨其或以脾陰虛表現為主,或以陰虛火旺表現為主,分別施治。《血證論.唾血》說: 「脾能統血,則血自循經而不妄動。今其血走泄胃中,為唾而出,是脾之陰分受病,而失其統血之常也」 ,又說: 「脾經陰虛,脈細數,津液枯,血不寧者,麥冬養榮湯加蒲黃、阿膠」 , 「脾經火重,唇口乾燥,大便秘結,脈滑實者,宜用瀉心湯加當歸、生地、白芍、花粉、寸冬、枳殼、蒲黃、甘草」 。
  3. 脾陰虛而不攝血,則 「每因思慮而傷脾陰,睡臥不寧,怔忡勞倦,飲食不健,宜用歸脾湯」 。(《濟生方》)若便秘而見脾陰虛證,即《傷寒論》所謂 「脾約」 證,《注解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所說: 「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大便難。與脾約丸,通腸潤燥」 。脾約丸麻子仁丸。或用五仁丸(《世醫得效方》)。

【類證鑑別】

  1. 胃陰虛證與脾陰虛證:脾與胃一臟一腑,同為後天之本。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潤而惡燥,然胃不可少陽氣,脾亦不可缺陰液,其陰陽燥濕適宜,則胃納脾運的功能才能正常,若失其宜,則有偏勝偏衰之弊。胃有氣(陽)虛、陰虛的不同,脾亦有氣(陽)虛、陰虛之分別。又因二者同居中焦,故所病者往往相似,須仔細辨別。胃陰虛與脾陰虛證,雖同有食少、嘈雜、嘔呃、便秘、舌紅少津、脈數等症狀,但二者病因、病機不盡相同。胃陰虛者,多得之外感熱病,熱勝而津傷,脾陰虛者,多由陰血暗耗,津虧而火旺;胃陰虛者,其病急,或由高熱,或得於大吐、大泄、大汗之後,或較大外科手術之後傷血耗陰所致,而脾陰虛者,病情進展較慢;胃陰虛者,增液養陰可獲速效,脾陰不足者,則滋補脾陰以緩圖功。
  2. 大腸津虧證與脾陰虛證:大腸津虧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便秘,多見於老年體弱津虧者,或婦人產後失血過多者,也可見於熱病後期,其症狀除便秘、排便困難之外,尚可見舌紅少津、苔黃的症狀,但很少有食少、嘈雜、嘔呃等脾陰虛的症狀發生,且無肌肉消瘦、口燥咽乾、脈數等陰虛火旺之象。治療以潤腸通便、 「增水行舟」 為常法。
  3. 心脾血虛證與脾陰虛證:脾陰虛證包括脾血虛和脾之津液不足兩個方面,臨床多指脾之津液不足為脾陰虛,若因思慮傷脾而血少,則心失所養,可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狀。心脾血虛證是因勞倦思慮所傷,而造成心血、脾血不足,心失所養,同樣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但同時兼有脾氣不足的表現,如食少、脘脹、便溏、倦怠、面黃、氣短、消瘦等症狀。而脾陰虛證,則多為口乾、呃逆、嘈雜、胃痛、便乾、舌紅、脈數等症狀。

【文獻別錄】

  1. 《慎齋遺書.內傷》: 「身中倦困,食後惡心,此證全由脾陰不足。脾陰不足則胃陽不升,而肝鬱來侮,肝火上行,而胃中之真陽不能生發,則全失所養,而水亦衰弱,三焦皆陰火矣。」
(王育學)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