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阴虚
【概念】

脾有阴气、阳气。脾之阳气即脾气、脾阳;而脾之阴气乃为脾血、脾之津液。脾阴虚证即是脾脏阴血、津液不足的脾阴气不足证。而临床上所称的脾阴虚证,有时是指脾之津液不足而言,也有是指脾血不足的。《脉因证治》说: “脾虚有阴阳之分,脾阴虚者,脾血消耗,脾火上炎,脾虽虚而仍热,若服温补,则火愈盛而阴愈消,必得滋补脾阴,则阳退而无偏胜矣” 。所以,脾阴虚证实际上是脾脏的 “阴虚阳亢” 证。多由劳倦内伤所致。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不思饮食、食入不化、干呕呃逆、嘈杂胃痛、口干而渴、大便干结、肌肉消瘦。舌红少津、苔黄或无苔,脉细数。

脾阴虚证常见于 “胃痛” 、 “便秘” 、 “吐衄” 、 “便血” 等病证中。

脾阴虚证应与 “胃阴虚证” 、 “大肠津亏证” 、 “心脾血虚证” 相鉴别。

【鑑別處理】

脾病以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论述为多,《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说: “始于补脾阴,古少发明” ,然脾之 “一阴一阳,未可偏废” 。故脾阴虚而引起的证候,应予仔细辨别。

  1. 若胃痛而见脾阴虚证者,胃中嘈杂疼痛,并见食少不化、咽喉干燥、口渴心烦、或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细数。《血证论.男女异同论》还说: “调治脾胃,须分阴阳。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所以, “补脾阴以开胃进食” ,就成为治疗胃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方用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2. 若血证而见脾阴虚者,或唾血、或咯血,当辨其或以脾阴虚表现为主,或以阴虚火旺表现为主,分别施治。《血证论.唾血》说: “脾能统血,则血自循经而不妄动。今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 ,又说: “脾经阴虚,脉细数,津液枯,血不宁者,麦冬养荣汤加蒲黄、阿胶” , “脾经火重,唇口干燥,大便秘结,脉滑实者,宜用泻心汤加当归、生地、白芍、花粉、寸冬、枳壳、蒲黄、甘草” 。
  3. 脾阴虚而不摄血,则 “每因思虑而伤脾阴,睡卧不宁,怔忡劳倦,饮食不健,宜用归脾汤” 。(《济生方》)若便秘而见脾阴虚证,即《伤寒论》所谓 “脾约” 证,《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所说: “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通肠润燥” 。脾约丸麻子仁丸。或用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類證鑑別】

  1. 胃阴虚证与脾阴虚证:脾与胃一脏一腑,同为后天之本。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然胃不可少阳气,脾亦不可缺阴液,其阴阳燥湿适宜,则胃纳脾运的功能才能正常,若失其宜,则有偏胜偏衰之弊。胃有气(阳)虚、阴虚的不同,脾亦有气(阳)虚、阴虚之分别。又因二者同居中焦,故所病者往往相似,须仔细辨别。胃阴虚与脾阴虚证,虽同有食少、嘈杂、呕呃、便秘、舌红少津、脉数等症状,但二者病因、病机不尽相同。胃阴虚者,多得之外感热病,热胜而津伤,脾阴虚者,多由阴血暗耗,津亏而火旺;胃阴虚者,其病急,或由高热,或得于大吐、大泄、大汗之后,或较大外科手术之后伤血耗阴所致,而脾阴虚者,病情进展较慢;胃阴虚者,增液养阴可获速效,脾阴不足者,则滋补脾阴以缓图功。
  2. 大肠津亏证与脾阴虚证:大肠津亏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多见于老年体弱津亏者,或妇人产后失血过多者,也可见于热病后期,其症状除便秘、排便困难之外,尚可见舌红少津、苔黄的症状,但很少有食少、嘈杂、呕呃等脾阴虚的症状发生,且无肌肉消瘦、口燥咽干、脉数等阴虚火旺之象。治疗以润肠通便、 “增水行舟” 为常法。
  3. 心脾血虚证与脾阴虚证:脾阴虚证包括脾血虚和脾之津液不足两个方面,临床多指脾之津液不足为脾阴虚,若因思虑伤脾而血少,则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心脾血虚证是因劳倦思虑所伤,而造成心血、脾血不足,心失所养,同样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但同时兼有脾气不足的表现,如食少、脘胀、便溏、倦怠、面黄、气短、消瘦等症状。而脾阴虚证,则多为口干、呃逆、嘈杂、胃痛、便干、舌红、脉数等症状。

【文獻別錄】

  1. 《慎斋遗书.内伤》: “身中倦困,食后恶心,此证全由脾阴不足。脾阴不足则胃阳不升,而肝郁来侮,肝火上行,而胃中之真阳不能生发,则全失所养,而水亦衰弱,三焦皆阴火矣。”
(王育学)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