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心血瘀阻
【概念】

心血瘀阻證是由血行不暢,瘀血阻滯心脈或心脈受痰滯,因氣虛不能推動血運,而產生的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的概稱。亦常繼發於心氣或心陽虧虛的病證。致病之因往往是過勞傷氣,情志不舒,或痰濁凝集等。

主要臨床表現為:胸悶心悸,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內臂,重則不可忍,時作時止,唇、舌紫暗,舌邊有瘀斑,脈細澀或結代或沉弦。

心血瘀阻證常見於「胸痺」、「心痛」、「心悸」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肝氣鬱結證」、「肝血瘀滯證」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心血瘀阻證可出現于多種疾病之中,其臨床表現各具一定特點。

若心悸中出現心血瘀阻證,其臨床表現為心悸頻作,胸悶心悸或心痛陣作,唇舌紫暗、脈沉弦或細澀等,多因心中陽氣不振,血液運行不暢,或風寒濕邪侵襲經脈,心氣被阻,血液運行失常所致,實證治宜活血通絡,養心安神,方用桃紅四物湯(《醫宗金鑒》)加桂枝、茯神、黨參等;虛證治宜補氣養心,安神定志,方選養心湯(《證治準繩》)加丹參飲(《時方歌括》)。

若心痛病中出現心血瘀阻證,臨床多見心痛或胸悶作痛,舌質紫暗,脈細澀或沉弦等特徵,「多由心脈瘀阻,胸中氣機阻遏,「不通則痛」,治宜活血化瘀,寬胸定痛,方選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若胸痺中出現心血瘀阻證,臨床常見胸悶心悸,隱隱作痛,苔薄或膩,舌質暗或紅絳、脈弦細等特點,多因胸陽不振,心氣不足,導致血脈痺阻,或因寒凝脈泣,心脈阻遏所致,治當通陽、宣痺、散寒,常用栝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或烏頭赤石脂丸《《金匱要略》)加入丹參、紅花、桃仁、香附等活血理氣之品。

【類證鑑別】

肝氣鬱結證與心血瘀阻證:兩證均可見胸悶不舒,或胸骨後悶痛等氣機鬱滯的症狀,臨床上容易混淆。但肝氣鬱結證多因情志不遂,引起肝鬱氣滯,肝失硫泄條達所致;心血瘀阻證的病因較多,或因素體陽虛,陰乘陽位,或因過食肥甘厚味,痰濕內蘊,上犯胸位,氣機失暢,或因情志失調,氣鬱日久血滯,或勞傷元氣,氣虛而不能助血運,使血氣瘀滯,痺阻心脈所致。兩證不同在於:前證病位在肝,後證病位在心;前證病在氣,後證主要病在血。從臨床表現分析,兩證雖均可出現胸悶,但肝氣鬱結證的胸悶範圍較廣,程度亦輕,常連及兩脅悶痛,或少腹脹痛,胸悶得太息後好轉,在女子常煩躁易怒,月經失調,乳房作脹等症狀;心血瘀阻證的胸;悶常局限於心前區或胸骨後,還有心痛徹背、心悸氣短、唇舌青紫、脈結代等症。治療原則也不同;肝氣鬱結證以舒肝理氣解鬱為大法;心血瘀阻證治法較多,有通陽除痺、活血化瘀、芳香開竅、化痰祛濁等。

肝血瘀滯證與心血瘀阻證:心主血,肝藏血,息息相關。兩證皆有胸悶,唇舌紫暗等氣滯血瘀的類似症狀。然二者病因、病機臨床特點有所不同,各有不同症狀,須認真辨析。肝為厥陰,主疏泄,藏血之臟,肝血瘀滯證多因肝氣失於疏泄,氣鬱日久,導致血行不暢,瘀血停積,日久不散,聚,結成塊而致,如「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金匱要略》),故臨床表現見脅肋固定刺痛,或脅下痞塊等症;心主血,合脈,氣為血帥,氣行血行,通遍經絡,循環臟腑。心血瘀阻證多因血行不暢,瘀阻心脈,或氣虛不能推動血運,血行不暢所致,故臨床表現見胸悶心痛,心悸等症,由此可見前者病位在肝,後者病位在心,而前者在肝著、積聚、鼓脹中可出現瘸瘕、積聚,故從瘀血程度分析,肝血瘀滯證比心血瘀阻證為重,二者截然有別。

【文獻別錄】

  • 《類證治裁‧胸痺》:「胸痺胸中陽氣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痺結也。其症胸滿喘息,短氣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陽氣不舒,濁陰得以上逆,而阻升降,甚則氣結咳唾,胸痛徹背。」
  • 《類證治裁‧胸痺》:「胸背疼痛,熨背散,大約陽微者用甘溫,苓桂朮甘湯,陰凝者用溫通,理中湯,飲逆者用辛泄,吳萸湯,痞阻者用辛溫,瓜蔞薤白半夏湯,喘逆者,用苦降,桂枝加朴杏湯,痺久者,兼通絡,旋覆花湯。」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