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证型心血瘀阻
【概念】

心血瘀阻证是由血行不畅,瘀血阻滞心脉或心脉受痰滞,因气虚不能推动血运,而产生的气血运行不畅等症的概称。亦常继发于心气或心阳亏虚的病证。致病之因往往是过劳伤气,情志不舒,或痰浊凝集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重则不可忍,时作时止,唇、舌紫暗,舌边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或沉弦。

心血瘀阻证常见于“胸痺”、“心痛”、“心悸”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肝气郁结证”、“肝血瘀滞证”等相鉴别。

【鑑別處理】

心血瘀阻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

若心悸中出现心血瘀阻证,其临床表现为心悸频作,胸闷心悸或心痛阵作,唇舌紫暗、脉沉弦或细涩等,多因心中阳气不振,血液运行不畅,或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心气被阻,血液运行失常所致,实证治宜活血通络,养心安神,方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桂枝、茯神、党参等;虚证治宜补气养心,安神定志,方选养心汤(《证治准绳》)加丹参饮(《时方歌括》)。

若心痛病中出现心血瘀阻证,临床多见心痛或胸闷作痛,舌质紫暗,脉细涩或沉弦等特征,“多由心脉瘀阻,胸中气机阻遏,“不通则痛”,治宜活血化瘀,宽胸定痛,方选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若胸痺中出现心血瘀阻证,临床常见胸闷心悸,隐隐作痛,苔薄或腻,舌质暗或红绛、脉弦细等特点,多因胸阳不振,心气不足,导致血脉痺阻,或因寒凝脉泣,心脉阻遏所致,治当通阳、宣痺、散寒,常用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或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加入丹参、红花、桃仁、香附等活血理气之品。

【類證鑑別】

肝气郁结证与心血瘀阻证:两证均可见胸闷不舒,或胸骨后闷痛等气机郁滞的症状,临床上容易混淆。但肝气郁结证多因情志不遂,引起肝郁气滞,肝失硫泄条达所致;心血瘀阻证的病因较多,或因素体阳虚,阴乘阳位,或因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蕴,上犯胸位,气机失畅,或因情志失调,气郁日久血滞,或劳伤元气,气虚而不能助血运,使血气瘀滞,痺阻心脉所致。两证不同在于:前证病位在肝,后证病位在心;前证病在气,后证主要病在血。从临床表现分析,两证虽均可出现胸闷,但肝气郁结证的胸闷范围较广,程度亦轻,常连及两胁闷痛,或少腹胀痛,胸闷得太息后好转,在女子常烦躁易怒,月经失调,乳房作胀等症状;心血瘀阻证的胸;闷常局限于心前区或胸骨后,还有心痛彻背、心悸气短、唇舌青紫、脉结代等症。治疗原则也不同;肝气郁结证以舒肝理气解郁为大法;心血瘀阻证治法较多,有通阳除痺、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化痰祛浊等。

肝血瘀滞证与心血瘀阻证:心主血,肝藏血,息息相关。两证皆有胸闷,唇舌紫暗等气滞血瘀的类似症状。然二者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有所不同,各有不同症状,须认真辨析。肝为厥阴,主疏泄,藏血之脏,肝血瘀滞证多因肝气失于疏泄,气郁日久,导致血行不畅,瘀血停积,日久不散,聚,结成块而致,如“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金匮要略》),故临床表现见胁肋固定刺痛,或胁下痞块等症;心主血,合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通遍经络,循环脏腑。心血瘀阻证多因血行不畅,瘀阻心脉,或气虚不能推动血运,血行不畅所致,故临床表现见胸闷心痛,心悸等症,由此可见前者病位在肝,后者病位在心,而前者在肝著、积聚、鼓胀中可出现瘸瘕、积聚,故从瘀血程度分析,肝血瘀滞证比心血瘀阻证为重,二者截然有别。

【文獻別錄】

  • 《类证治裁‧胸痺》:“胸痺胸中阳气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痺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
  • 《类证治裁‧胸痺》:“胸背疼痛,熨背散,大约阳微者用甘温,苓桂术甘汤,阴凝者用温通,理中汤,饮逆者用辛泄,吴萸汤,痞阻者用辛温,瓜蒌薤白半夏汤,喘逆者,用苦降,桂枝加朴杏汤,痺久者,兼通络,旋覆花汤。”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