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不统血
别名脾不统摄、脾失统摄
【概念】

脾不统血证是指由于脾气虚、中气下陷而不摄血,或由于脾阳虚而不摄血,所造成的以出血症状为主的一种复合证候。多因劳倦内伤损及脾气所致。

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组症状:一是出血,或便血,或衂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二是同时兼有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的症状。若脾气虚,则有食少、脘胀、便溏、倦怠、气短、面白、消瘦、脉弱等症状;若脾阳虚,则有畏寒肢凉、脱腹疼痛、泄泻、肢体浮肿,或妇女带下清稀等症状;若中气下陷则有脘腹重坠、久泄或久痢、脱肛或于宫脱垂、或其他脏器下垂等临床表现。

脾不统血证主要见于 “便血” 、 “崩漏” 以及其他出血病证中。

脾不统血证应与 “脾虚下陷证” 、 “心脾两虚证” 相鉴别。

【鑑別處理】

脾不统血证所见的出血症状,一般多是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以及皮下、齿龈出血等。《血证论.便血》说: “此证与吐衄同是血病,然一则其气上行,一则其气下行” 。

  1. 若便血而见脾不统血证,病因有二:一种是因脾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致,一种是因脾阳不足,脾不摄血所造成。脾气不足,气不摄血的大便下血,除下血与大便混杂或先便后血外,全身症状有食少、脘胀、倦怠、面白、短气、白汗、肩舌淡白、脉细弱等脾气不足的见症。治疗应补中气以摄血,若出血急而量多,方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以补气生血;出血量少而病缓者,可用气血双补之剂,方用八珍汤(《正体类要》)。
  2. 中焦虚寒,脾阳不足,脾不摄血,其大便下血为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便溏、腹痛、肢凉畏冷、神疲、面色不华、唇舌淡白、脉细弱,则为脾阳不足见症。《血证论.便血》云: “此症系中宫不守,血无所摄而下也” ,黄土汤(《金匮要略》)主之。
  3. 若脾不统血而见崩漏,或经水量多,淋沥不止者, “虽是血症而实则因气虚也” , “治法总以治脾为主,或劳倦伤脾,或思虑饥饱伤脾,脾虚不摄” (《血证论.崩带》)所致。治当补气以摄血,归脾汤(《济生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全生活血汤(《沈氏尊生书》)诸方,皆可选用。

【類證鑑別】

  1. 脾虚下陷证与脾不统血证:脾虚下陷证的范围包括比较广泛,因中气下陷清阳不举而造成的久泄、久痢、内脏脏器的下垂,以及崩漏、便血等出血病证,都可包在脾虚下陷证中;脾不统血所造成的便血、崩漏等,实际上是脾气下陷的表现之一。脾不统血所造成的出血证,除便血、崩漏之外,还包括由于气不摄血而血溢肌肤的肌衄以及鼻、齿龈的慢性渗血等。
  2. 心脾两虚证与脾不统血证:心脾两虚证多是由于思虑过度,心血暗耗,或由于劳倦饮食所伤,或因病后失于调摄等原因,损伤脾气,使气血化生减少,心血不足,造成心血虚与脾气虚或脾阳虚兼见的一种复合证候。除了表现出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脉弱等症状外,还可由于脾虚而血失统摄,导致月经不调、崩漏、皮下出血等病证。单纯的脾不统血证,除了出血及脾虚的症状外,心血不足的症状不甚明显,但由于出血日久不愈,而致气血双亏,则亦可见心脾两虚的症状。

【文獻別錄】

  1. 《血证论.便血》: “治病之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吐衄所以必降气,下血所以必升举也。升举,非第补中益气之谓,升提疏发,皆是升举。” 又: “凡中土不能摄血者,……仲景用温药兼用清药,知血之所以不宁者,多是有火扰之。凡气实者则上干,气虚者则下陷,今医但用温补升提之药,虽得治气虚之法,而未得治血扰之法 。”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