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肾精不足
【概念】

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损、髓海空虚所致的发育迟缓,未老先衰、肢体痿弱不用等临床表现的总称。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劳伤过度所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萎,不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和动作迟缓,骨骼痿弱,囟门迟闭;成人为早衰,两足痿弱,步履艰难,精神呆钝,动作迟缓,脉细无力。

肾精不足证常见于“解颅”、“五迟、五软”、“痿证”、“眩晕”、“虚劳”、“阳痿”、“不孕”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肾阴虚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对不同疾病所出现的肾精不足证,应作辨析。

  1. 如小儿的解颅病,临床以颅缝裂开,前囟宽大,头额青筋暴露、神情ub钝、目无神采、面色㿠白等为特点,多由先天胎禀不足,或生后久病体虚,肾精不足,髓海不实所致。如《幼幼集成》:“肾主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囟为之开解。”治宜补肾益髓、益气养血,方用补肾地黄丸(《证治准绳》)。
  2. 若小儿五迟、五软病中以肢体软弱、届期不能站立行走和生齿、兼解颅、智力不健、神情ub钝、形体瘦削等为特点,多因先天禀赋不充,后天哺养失调,肾精不充,气血虚弱所致。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之不足之故。”治宜填精补肾,益气羞血,方选加味六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3. 若在痿证中出现肾精不足证者,以下肢渐见痿弱不用、腰脊酸软、兼有眩晕、遗精、遗尿为特点,多由房劳过度或久病精气亏耗,肝肾亏损所致,张景岳说:“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治宜补益肝肾,方选虎潜丸(《丹溪心法》)。
  4. 若在眩晕病中出现肾精不足证者,以眩晕、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脉弦细等为特点,病由先天不足,或年高气衰,或纵欲劳伤,肾精不足、髓海空虚,上下俱虚所致,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治宜补肾益精,方选左归丸(《景岳全书》)。
  5. 若在虚劳、阳萎、不孕等疾病中出现肾精不足证时,可见遗精、滑精、耳鸣耳聋、阳萎不举、神疲乏力、女子经少或经闭、不孕等等,治宜益肾填精,方选大补元煎(《景岳全书》)、河车大造丸(《医方集解》引吴球方)等。

肾精不足证的出现常因人而异,在小儿为发育迟缓,体力、智力、体形皆较同年龄儿童为差;在成人则表现为早衰现象,如精力不支、记忆力减退、齿发早堕、性机能减退等,当加以辨析。

肾精是人体维持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全身各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同时又能化气生血,因此,在肾精不足证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常因肾精亏虚而致气血两虚之证,出现面色苍白无华,气短神疲,肢软乏力,自汗,脉细弱等伴发症状,治疗时除补益肾精外,还须益气养血。

【類證鑑別】

  1. 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两证均属虚证,精属阴,肾精不足证隶属于肾阴虚证,两证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方面十分相似。然而仍有不同之处。从理论上说,肾阴虚证所包括的含义较肾精不足证为广,后者仅是前者的一个方面;肾精不足证仅表现为精气不足,而肾阴虚证则除了阴精亏虚的表现外,尚有因阴亏而产生的火旺现象。从病因分析,肾精不足证的形成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或因亡血亡液,阴精亏损;或因恣意纵欲,欲蝎其精,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入房过度则伤肾”或因七情所伤,惊恐伤肾,如《素问‧举痛论》说:“恐则精却。”肾精空虚则脑转耳鸣眩晕;肾主生殖,精室虚则阳事不用,性机能减退,不育;肾主作强主伎巧,肾虚则肢体痿弱不用;精是小儿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精亏则小儿发育迟缓,造成五迟、五软、解颅、囟陷等等。肾阴虚证除了上述病因外,亦往往由温病热入下焦,肝肾阴津受灼所致,或由肺阴不足进一步发展而来。再从临床表现看,两证虽皆可出现虚象,但肾精不足证主要表现为精气亏损、髓海空虚的各种临床征象;而肾阴虚证又以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质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为侧重。因此,两证不难辨别。

【文獻別錄】

  1. 《诸病源候论》:“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盛,则髓脑不足,不能盛,故头颅开解也。”
  2. 《医宗说约》:“行迟,齿迟,发迟,解颅,鹤节,俱属肾气未成,元精不足。”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