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心腎陽虛
別名心腎陽衰
【概念】

心腎陽虛證是指心腎之陽不足,命門火衰,失於溫煦,致陰寒內盛,血行瘀滯、水濕停滯而形成的證候。多因久病不癒或勞倦內傷所引起。

臨床主要表現為:形寒肢冷,心悸怔忡,尿少身腫,身倦欲寐,唇甲青紫,舌質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脈沉微。

心腎陽虛證常見於「水腫」、「騖悸」、「怔忡」、「胸痹」等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腎陽虛證」、「心陽虛證」、「脾腎陽虛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心腎陽虛證,

  1. 見於水腫病中表現為「陰水」。其腫勢較甚,水邪泛於周身,按之凹而不起,並見肢冷畏寒,心悸短氣、胸悶心痛等症。蓋心為君火,腎藏相火,心陽不足可致腎陽虛衰,心腎陽虛,命門火衰,則水濕逗留。治宜溫補心腎,利水消腫,方選保元湯(《景岳全書》)合真武湯(《傷寒論》)加減。
  2. 心腎陽虛證見於「驚悸怔忡」病中,表現為心悸氣短息促,肢冷浮腫;其心悸以心中空虛,惕惕易驚,悸動不寧,動則尤甚為特點。多由陽氣不足,水飲上逆所致。《傷寒明理論》說:「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則為悸也。」治宜溫陽利水,鎮逆定悸,方選苓桂朮甘湯(《傷寒論》)合四逆湯(《傷寒論》)或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加減。
  3. 心腎陽虛證見於「胸痹」病中,多由心陽不足,鼓動無力,血澀不行,症見心悸怔忡,胸悶不舒或伴疼痛,舌色紫暗或有瘀點,脈澀或脈結代。治宜溫陽宣痹,通絡化瘀,方選枳實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去厚朴、枳實,加乾薑、細辛。

本證多見於素體陽虛之人,或年老,久病心陽虛衰,腎陽不足者。由於陽虛則外寒,故肢冷而喜溫;陰盛陽微,故安靜而少動。陰在內,陽之守也。陽虛不固,外邪每易侵襲,故常易感冒。而感冒失治,誤治或發汗不當,耗傷心陽,每致疾病加重。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腎為先天之本,為十二經脈之根,元陰元陽之所繫。因此,心腎陽虛進一步發展,陽微陰盛,則可出現大汗淋漓,汗出清稀而冷,畏寒踡臥,四肢厥冷,神昏,脈微欲紹等症。治療急宜回陽救逆。

【類證鑑別】

  1. 腎陽虛證與心腎陽虛證:腎陽虛證乃元陽不足,氣化失權,溫煦無能,陰寒內盛,故以畏寒,面色㿠白,氣息喘息,腰膝酸冷,小便清長,或遺尿或癃閉,浮腫以腰以下為甚,男子陽萎滑精、不育,女子帶下清冷,宮寒不孕,或五更瀉泄、舌苔淡白,尺脈沉細或沉遲為主要臨床表現。而心腎陽虛證,除腎陽虛的表現外,還兼有心陽虛的特徵。如心悸怔忡,胸悶疼,心痛暴作,甚則口唇青紫,舌質紫暗,脈澀或結代等,應加分辨。
  2. 心陽虛證與心腎陽虛證:心陽虛證是由心氣虛發展而來。多因老年久病,或稟賦不足,或過汗傷陽所致。臨床必見心氣不足而兼陽虛畏寒,血運無力之症,如胸悶痞滿,心痛徹背,舌淡或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弱或結代等。但其「寒象」不如心腎陽虛證表現突出,且並無水濕停聚的腰以下浮腫等腎陽虛的表現。可資鑒別。
  3. 脾腎陽虛證與心腎陽虛證:脾腎陽虛證臨床以形寒肢冷,面色㿠白,腰膝痠軟,少腹冷痛,下利清穀或五更瀉泄,或面浮肢腫,小便不利,甚則形成臌脹,舌淡嫩,苔白滑,脈細弱為特點。多由腎陽虛弱,命門火衰,不能溫養脾陽;或脾陽久虛,累及於腎,終致脾腎陽氣俱虛。其肢冷畏寒,面浮身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頗與心腎陽虛證相似,但脾腎陽虛證由於脾失溫運,水反為濕,穀反為滯,故易引起下利清穀或五更泄瀉,甚至臌脹膨滿等症。而心腎陽虛證則由於心陽不振,故常見胸悶疼痛,心悸怔忡之象,二者有所不同。

【文獻別錄】

  1. 《證治匯補》:「有停飲水氣乘心者,則胸中漉漉有聲,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惡之,故築築跳動,使人有怏怏之狀,其脈偏弦。」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