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胃阴虚
别名胃阴不足、胃阴干涸、胃阴亏虚
【概念】

胃阴虚证又称胃阴不足证,是多种慢性病引起阴液耗损,胃失滋荣、濡润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多由胃热病日久,热邪伤阴;木郁克土,肝热灼伤胃津;母病及子,心火过盛,胃阴受损等导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饥而不食,口咽干燥,大便燥,心烦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胃阴虚证常见于温热病后期、“胃脘痛”、“消渴病”、“噎膈”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胃气阴两虚证”、“胃热证”等相鉴别。

【鑑別處理】

阴虚津不足之特点为:咽干舌燥、口唇焦裂、盗汗低热、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胃阴虚证亦常见上述症状。

  1. 温热病后期或恢复期常见胃阴虚证。湿温病后期,出现不饥少纳、饮食乏味、口唇干、便秘、舌质红少苔、脉虚细数,即为胃阴被损之象。此证大便秘结,缘由胃与大肠皆属阳明,津气相通,故胃津不足,肠津必乏,因而大便传导艰难,与阳明腑实证之便秘,在病因、病机上皆不相同,慎勿妄玫。治当甘寒养胃,宜益胃汤(《温病条辨》)。
  2. 胃脘痛病中见胃阴虚证候,可由情志郁结,五志化火,或天时过燥,耗伤阴液;或脾胃素弱,不能化生精微,阴津不足,胃失濡润引起,出现胃脘隐隐作痛,纳呆而喜稀软,胃燥则气逆而为干吨,舌瘦无苔质红。治宜养阴和胃缓痛,方用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3. 消渴病出现胃阴虚证候时,则以口干舌燥,口渴引饮而不能自禁为突出表现,是肺胃之热化燥,灼津伤阴所致。治当肺胃两清,气阴双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
  4. 噎膈病中出现胃阴虚证,其仁羸瘦,干呕不食,甚或反胃膈食,晚期则舌质暗红光镜无苔,治宜滋润养阴,方选五汁饮(《温病条辨》)加减。
胃阴虚证候多见于体瘦之人,肥胖之体则极少见;中老年人见阴虚证多为慢性病,青少年见胃阴虚证多为暴病所致;误用汗、吐、下法致阴津耗伤,亦每易罹患本证。因阴虚则生内热,其低热、口中干渴、舌燥等感觉,常以午后或夜间为显著,逢天时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则内外燥热相加,病势必重。

胃阴虚证候在病机演化过程中,常与肺阴虚证同时兼挟出现,如秋燥病之邪在气分出现的肺胃阴伤,症见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即是既有燥热伤肺,肺阴耗伤,肺气不肃的干咳不已,又有燥邪归于阳明,胃阴被耗所致的口舌干燥而渴,治疗时单纯养胃阴不行,必须同时滋养肺胃方可奏效。

【類證鑑別】

  1. 胃气阴两虚证与胃阴虚证:胃气阴两虚证候多由久病气阴两耗,或误用汗、吐、下法,致气阴受损所产生,除胃阴虚的主要见症外,还有气虚的兼症,如气短、乏力、多汗等,又胃气虚不能腐熟水谷,气血生化不足,则食少纳呆、肌消体瘦、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区别于单纯的胃阴虚证。
  2. 胃热证与胃阴虚证:胃热证候,多因热邪入里、多食辛辣厚味所致,在急性热病中出现时,多为病的进行期,属实热证;胃阴虚证候在热病中出现时,多为病的后期,属虚证范畴。但胃热证,热邪伤耗胃津,胃阴受损,可以由实转虚,进展为胃阴虚证候。两证临床皆见“热”象,胃热证为实热,症见发热、烦渴、胃脘灼痛、喜冷饮等;胃阴虚证为虚热,症见心烦低热。胃热证表现为多食易饥;胃阴虚证则饥而不食。两证皆可见大便燥结,但前者为阳明火盛热结腑实,后者为胃阴不能布及大肠。此外,胃热证可因热邪循阳明经脉上冲,出现牙龈肿痛、口臭,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等症,而胃阴虚证则较少发生此类情形。

【文獻別錄】

  1. 《温病条辨》:“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