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血虛生風
【概念】

血虛生風證,或稱血虛動風證,是指由於營血虧虛,筋脈失養所導致的一系列血虛和動風症狀的證候。多因內傷雜病,久病血虛,或急慢性失血而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為:眩暈耳鳴,視物模糊,面色無華,手足震顫,或肌肉瞤動,肢體麻木,關節不利,爪甲不榮,舌質淡白,脈細弱。

血虛生風證常見於「眩暈」、「中風病」、「痙病」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肝風內動證」、「熱盛動風證」、「陰虛動風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本證以血虛兼見動風為辨證要點。血虛生風證多因失血過多,新血未能及時補充,或脾胃虛弱生化無源,或思慮勞神太過,陰血暗耗或瘀血阻滯,新血不生而致營血不足,筋脈失養。肝主藏血,主筋脈,肝血不足,不能濡養筋脈,則可見筋脈拘攣,手足震顫等動風症狀。本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中,其臨床表現各具特點,治法也不盡相同,必須加以區別。

  1. 如在眩暈病中,臨床表現以頭暈目眩,視物旋轉為特點,兼見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本證多屬本虛標實。張景岳特別強調因虛致眩,認為「無虛不能作眩」,「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景岳全書‧眩運》)。而眩暈病變臟腑以肝、脾、腎為重點。肝血不足,引動肝風,風陽上擾頭目則頭暈目眩,視物旋轉。正如《內經‧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靈樞‧海論》篇「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故營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官竅失養,則可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等症。在治療上,當以補虛為主。治宜補養氣血,方用歸脾湯(《濟生方》)加減。
  2. 中風病之血虛生風證,臨床表現諸多。症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舌質淡,苔薄或少苔,脈細或細數。《諸病源候論‧風偏枯候》說:「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濕,風濕客於身半,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久不痙,真氣去,邪氣獨留,則成偏枯。」《金匱要略》認為中風之病機為「絡脈空虛,風邪乘虛而入」。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引動肝風夾痰濁瘀血上擾清竅,突發本病,或營血不足,絡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中經絡,氣血痺阻,肌肉筋脈失於濡養而致本病。治宜柔肝養血,熄風通絡。方用四物證《和劑局方》合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減。
  3. 痙病之血虛生風證,其特點以項背不利,四肢蠕動,肢體麻木,甚則肌肉咽動,頭暈耳鳴,心悸不寐,舌質淡紅,苔薄而少津,脈細。多因誤治或他病所致,即汗、吐、下太過,陰血耗散,產後失血或汗證、血證、體虛等,傷精損液導致津傷液脫,亡血失精,筋脈失養而成。治宜益氣補血,緩急止痙,方用聖愈湯(《醫宗金鑒》)。

血虛生風證可見於各種急慢性失血,血虛及陰,陰虛風動,如產後「血暈」或「子癇」。若不及時治療,病情進一步惡化,氣隨血脫而致氣虛血脫的危重表現。症見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脈微細欲絕的症狀。

【類證鑑別】

  1. 肝風內動證與血虛生風證:二者均屬動風之證。凡肝病出現動風的證象,多為急危重病,但其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各有不同。肝風內動證多由情志不遂,氣鬱化火傷陰,或素有肝腎陰虧,陰不潛陽,陽亢日久,亢極化火而致本虛標實,上實下虛的動風證候。以眩暈欲僕,項強肢顫,手足麻木或卒然昏倒,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為主症。血虛生風證由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久病而致肝血虧虛,筋脈失養。前者可表現為虛實夾雜之證,而後者則以虛證為主。
  2. 熱盛動風證與血虛生風證:熱盛動風證為感受火熱之邪,邪熱熾盛,傷津耗液,筋脈失養所表現的動風證候,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歸屬血分證。症見高熱煩躁,躁擾如狂,手足抽搐,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神志昏迷,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數。血虛生風證主要是由於肝血虧虛,不能濡養筋脈而表現的虛風內動證候。前者屬實熱證,以高熱兼見動風之象為審證要點,多見於外感病。後者屬虛證,以血虛兼見動風之表現為審證要點,多見於內科雜病或久病之後。
  3. 陰虛動風證與血虛生風證:二者均由陰血虧虛,筋脈失養而成。臨床上以手足麻木,震顫或蠕動為其共同特點,同屬虛證,均可由內傷久病發展而來。但前者還可因外感熱病後期,陰液耗損,筋脈失養而致;而後者則以急慢性失血,而致營血虧虛,筋脈失養為多。前者陰虛,五心煩熱,咽乾燥,舌紅,脈細數,後者血虛,面色無華,爪甲淡白,舌淡,脈細。

【文獻別錄】

  1. 《景岳全書‧痙證》:「愚謂痙之為病,強直反張病也。其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