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血虚生风
【概念】

血虚生风证,或称血虚动风证,是指由于营血亏虚,筋脉失养所导致的一系列血虚和动风症状的证候。多因内伤杂病,久病血虚,或急慢性失血而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视物模糊,面色无华,手足震颤,或肌肉瞤动,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弱。

血虚生风证常见于“眩晕”、“中风病”、“痉病”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肝风内动证”、“热盛动风证”、“阴虚动风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本证以血虚兼见动风为辨证要点。血虚生风证多因失血过多,新血未能及时补充,或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或思虑劳神太过,阴血暗耗或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而致营血不足,筋脉失养。肝主藏血,主筋脉,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则可见筋脉拘挛,手足震颤等动风症状。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各具特点,治法也不尽相同,必须加以区别。

  1. 如在眩晕病中,临床表现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特点,兼见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本证多属本虚标实。张景岳特别强调因虚致眩,认为“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景岳全书‧眩运》)。而眩晕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重点。肝血不足,引动肝风,风阳上扰头目则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正如《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营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官窍失养,则可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等症。在治疗上,当以补虚为主。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2. 中风病之血虚生风证,临床表现诸多。症见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舌质淡,苔薄或少苔,脉细或细数。《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说:“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身半,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痉,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机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引动肝风夹痰浊瘀血上扰清窍,突发本病,或营血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痺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致本病。治宜柔肝养血,熄风通络。方用四物证《和剂局方》合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3. 痉病之血虚生风证,其特点以项背不利,四肢蠕动,肢体麻木,甚则肌肉咽动,头晕耳鸣,心悸不寐,舌质淡红,苔薄而少津,脉细。多因误治或他病所致,即汗、吐、下太过,阴血耗散,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治宜益气补血,缓急止痉,方用圣愈汤(《医宗金鉴》)。

血虚生风证可见于各种急慢性失血,血虚及阴,阴虚风动,如产后“血晕”或“子痫”。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恶化,气随血脱而致气虚血脱的危重表现。症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细欲绝的症状。

【類證鑑別】

  1. 肝风内动证与血虚生风证:二者均属动风之证。凡肝病出现动风的证象,多为急危重病,但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各有不同。肝风内动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亏,阴不潜阳,阳亢日久,亢极化火而致本虚标实,上实下虚的动风证候。以眩晕欲仆,项强肢颤,手足麻木或卒然昏倒,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为主症。血虚生风证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久病而致肝血亏虚,筋脉失养。前者可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而后者则以虚证为主。
  2. 热盛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热盛动风证为感受火热之邪,邪热炽盛,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症见高热烦躁,躁扰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血虚生风证主要是由于肝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而表现的虚风内动证候。前者属实热证,以高热兼见动风之象为审证要点,多见于外感病。后者属虚证,以血虚兼见动风之表现为审证要点,多见于内科杂病或久病之后。
  3. 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二者均由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成。临床上以手足麻木,震颤或蠕动为其共同特点,同属虚证,均可由内伤久病发展而来。但前者还可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筋脉失养而致;而后者则以急慢性失血,而致营血亏虚,筋脉失养为多。前者阴虚,五心烦热,咽干燥,舌红,脉细数,后者血虚,面色无华,爪甲淡白,舌淡,脉细。

【文獻別錄】

  1.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