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胃寒
【概念】

胃寒證是指胃陽不足,寒邪過盛而出現的胃內寒凝氣滯,胃失和降等病理變化。本證多由寒邪襲胃、飲食不節、恣食生冷或過用寒藥等因素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自覺胃中發涼、甚則如伏冰狀、冷痛脹滿、泛吐清水、遇寒痛甚、得溫則緩,舌淡苔白滑,脈弦或遲。

胃寒證,可見於「胃脘痛」、「嘔吐」、「泄瀉」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胃陽虛證」、「脾胃虛寒證」、「寒飲停胃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本證辨析胃寒證多見於中陽不足之患者,如素體陽虛、久病正損或勞傷脾胃,而又飲食失調、過貪寒涼、或感受外寒等因素引起中陽受損、寒邪內盛,胃失受納、腐熟、和降之功能。正如《羅氏會約醫鏡‧卷八》所說:「胃主納…其傷於外也,惟勞動最能傷脾,脾傷,則表裏相通,而胃亦受其困矣;其傷於內者,惟憂思念怒,最為傷心,心傷,則母子相關,而化源隔絕者為甚,此勞倦情志所傷…脾胃屬土,惡寒喜暖,使非真有火邪,則寒涼之物,最宜慎用。」

寒,為冬令主氣,但寒邪致病四季皆可見之,其特點為;凝滯,收引、易傷人之陽氣。寒邪傷胃,亦具有以上特徵,只是在不同疾病中,臨床表現各異。

  1. 胃寒證在胃脘痛之臨床表現特點為:胃脘突然劇痛、拒按、自覺局部冰冷,逢塞痛甚,得溫則緩。多由隆冬氣候嚴寒或暑日暴食生冷,寒邪襲胃,胃陽被困,鬱而不布,寒積於中,寒凝氣滯,氣血不通,胃失和降,不通則痛;「寒主痛」,本證寒邪過盛,故痛劇,治宜溫胃散寒止痛,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治之。
  2. 若嘔吐、泄瀉病中出現胃寒證,臨床表現特點為:嘔吐、腹瀉。其胃脘疼痛之勢較前者為輕,並伴有腸鳴及臍周脹痛。多由暑夏之季,過食寒涼,或夜臥風涼露天之地,寒邪直中胃府引起。寒性凝澀,阻滯氣機,中陽受損,胃失和降;又足陽明胃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交,故寒邪也可竄留腸間,而見臍周脹痛、腸鳴、腹瀉等腸寒症狀。治宜溫中散寒止瀉,方用厚朴溫中湯(《內外傷辨惑論》)。
  3. 臨床所見本證多兼有外感之惡寒、身痛、頭痛等症。治宜溫中解表,方用香蘇散(《和劑局方》),或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合理中湯(《傷寒論》)加減。

【類證鑑別】

  1. 胃陽虛證與胃寒證:胃陽虛證候,是消化機能衰退的表現,屬陽虛生內寒之虛寒,病起於飲食失調,嗜食生冷、或過用寒涼剋伐藥物;或稟賦不足、脾胃素弱、陽氣自衰、或內傷久病,陽氣耗傷,陰邪內盛等,使胃陽受損。其臨床主症,除胃脘作涼、泛吐清水外,其胃痛綿綿並兼有空腹痛甚、喜溫喜按、食後緩解,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與胃寒證寒邪襲胃,發病急、病程短、病勢較劇不同。
  2. 脾胃虛寒證與胃寒證:脾胃虛寒證是消化機能衰退的證候,常有脾陽虛不能健運之症,如:腹部脹滿、食後明顯,大便溏稀;甚則小便不利、水腫、或兼見四肢乏力、‧全身倦怠等;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濡滑。脾與胃相表裏,喜燥惡濕,其主要功能為對水穀精微(營養物)的運化,而其運化功能主要靠脾陽的作用,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穀,則見腹脹、且食後為甚,小便不利;水濕流竄胃腸,則大便溏泄;水濕流溢肌膚則水腫;脾陽虛則神疲乏力。四肢不溫。抓住脾胃虛寒證的病因、病機、症狀特點,與胃塞證是不難鑒別的。
  3. 寒飲停胃證與胃寒證:飲邪停胃,大多因脾胃陽氣素虛,客寒為其誘因,外邪引動內邪而發病。多為素有停飲,如不慎感寒、飲冷,則飲邪聚增,漉漉作響,‧甚則眩暈、嘔吐清水。其與胃寒證的區別在於寒飲停胃為陽虛飲停,重在於飲,而胃寒證為陽虛寒盛,重點在寒;寒飲停胃證發病時很少有胃痛,且脾胃陽氣素虛,水穀之化津、輸布不全,飲邪停胃,震震有聲,逢寒食冷、飲邪更甚,上逆則吐。寒飲內盛,中陽加倍受損(素日陽虛、客寒又傷陽),清陽不能上升,故見頭暈、目眩等症,這都是胃寒證所沒有的。

【文獻別錄】

  1. 《素問‧舉痛論》:「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2. 《證治準繩‧雜病》:「外吸涼風,內食冷物,寒氣客於腸胃之間,則卒然而痛者,二陳、草果、乾薑、吳茱萸扶陽助胃湯草豆蔻丸之類」。
  3. 《雜病廣要.脾胃病》:「若人脾胃素弱,飲食雖化,食多即腹中不和,疼痛泄瀉,此虛寒也,宜溫補兼消導。」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