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胃寒
【概念】

胃寒证是指胃阳不足,寒邪过盛而出现的胃内寒凝气滞,胃失和降等病理变化。本证多由寒邪袭胃、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过用寒药等因素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自觉胃中发凉、甚则如伏冰状、冷痛胀满、泛吐清水、遇寒痛甚、得温则缓,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胃寒证,可见于“胃脘痛”、“呕吐”、“泄泻”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胃阳虚证”、“脾胃虚寒证”、“寒饮停胃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本证辨析胃寒证多见于中阳不足之患者,如素体阳虚、久病正损或劳伤脾胃,而又饮食失调、过贪寒凉、或感受外寒等因素引起中阳受损、寒邪内盛,胃失受纳、腐熟、和降之功能。正如《罗氏会约医镜‧卷八》所说:“胃主纳…其伤于外也,惟劳动最能伤脾,脾伤,则表里相通,而胃亦受其困矣;其伤于内者,惟忧思念怒,最为伤心,心伤,则母子相关,而化源隔绝者为甚,此劳倦情志所伤…脾胃属土,恶寒喜暖,使非真有火邪,则寒凉之物,最宜慎用。”

寒,为冬令主气,但寒邪致病四季皆可见之,其特点为;凝滞,收引、易伤人之阳气。寒邪伤胃,亦具有以上特征,只是在不同疾病中,临床表现各异。

  1. 胃寒证在胃脘痛之临床表现特点为:胃脘突然剧痛、拒按、自觉局部冰冷,逢塞痛甚,得温则缓。多由隆冬气候严寒或暑日暴食生冷,寒邪袭胃,胃阳被困,郁而不布,寒积于中,寒凝气滞,气血不通,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寒主痛”,本证寒邪过盛,故痛剧,治宜温胃散寒止痛,方用良附丸(《良方集腋》)治之。
  2. 若呕吐、泄泻病中出现胃寒证,临床表现特点为:呕吐、腹泻。其胃脘疼痛之势较前者为轻,并伴有肠鸣及脐周胀痛。多由暑夏之季,过食寒凉,或夜卧风凉露天之地,寒邪直中胃府引起。寒性凝涩,阻滞气机,中阳受损,胃失和降;又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故寒邪也可窜留肠间,而见脐周胀痛、肠鸣、腹泻等肠寒症状。治宜温中散寒止泻,方用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3. 临床所见本证多兼有外感之恶寒、身痛、头痛等症。治宜温中解表,方用香苏散(《和剂局方》),或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合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類證鑑別】

  1. 胃阳虚证与胃寒证:胃阳虚证候,是消化机能衰退的表现,属阳虚生内寒之虚寒,病起于饮食失调,嗜食生冷、或过用寒凉克伐药物;或禀赋不足、脾胃素弱、阳气自衰、或内伤久病,阳气耗伤,阴邪内盛等,使胃阳受损。其临床主症,除胃脘作凉、泛吐清水外,其胃痛绵绵并兼有空腹痛甚、喜温喜按、食后缓解,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与胃寒证寒邪袭胃,发病急、病程短、病势较剧不同。
  2. 脾胃虚寒证与胃寒证:脾胃虚寒证是消化机能衰退的证候,常有脾阳虚不能健运之症,如:腹部胀满、食后明显,大便溏稀;甚则小便不利、水肿、或兼见四肢乏力、‧全身倦怠等;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滑。脾与胃相表里,喜燥恶湿,其主要功能为对水谷精微(营养物)的运化,而其运化功能主要靠脾阳的作用,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谷,则见腹胀、且食后为甚,小便不利;水湿流窜胃肠,则大便溏泄;水湿流溢肌肤则水肿;脾阳虚则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抓住脾胃虚寒证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与胃塞证是不难鉴别的。
  3. 寒饮停胃证与胃寒证:饮邪停胃,大多因脾胃阳气素虚,客寒为其诱因,外邪引动内邪而发病。多为素有停饮,如不慎感寒、饮冷,则饮邪聚增,漉漉作响,‧甚则眩晕、呕吐清水。其与胃寒证的区别在于寒饮停胃为阳虚饮停,重在于饮,而胃寒证为阳虚寒盛,重点在寒;寒饮停胃证发病时很少有胃痛,且脾胃阳气素虚,水谷之化津、输布不全,饮邪停胃,震震有声,逢寒食冷、饮邪更甚,上逆则吐。寒饮内盛,中阳加倍受损(素日阳虚、客寒又伤阳),清阳不能上升,故见头晕、目眩等症,这都是胃寒证所没有的。

【文獻別錄】

  1. 《素问‧举痛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2. 《证治准绳‧杂病》:“外吸凉风,内食冷物,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则卒然而痛者,二陈、草果、干姜、吴茱萸扶阳助胃汤草豆蔻丸之类”。
  3. 《杂病广要.脾胃病》:“若人脾胃素弱,饮食虽化,食多即腹中不和,疼痛泄泻,此虚寒也,宜温补兼消导。”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