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肝胃不和
別名肝胃氣滯、肝氣犯胃
【概念】

肝胃不和證是指因情志不舒、肝鬱胃弱、肝氣橫逆犯胃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的概稱。

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引及兩脇竄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食入不化、煩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肝胃不和證常見於「胃脘痛」、「嘔吐」、「呃逆」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胃氣上逆證」、「膽鬱痰擾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肝胃不和證可見於多種疾病,但臨床表現不盡一致,應當辨析。

  1. 肝胃不和證在胃脘痛中表現為胃脘脹滿,攻痛連腰,甚則兩脇䐜脹難受,噯氣頻頻,苔多薄白,脈象沉弦。多為情志不舒、肝氣鬱結不得疏泄,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治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2. 在嘔吐中表現為嘔吐吞酸,噯氣頻繁,胸脇滿痛,煩悶不舒、舌邊紅、苔薄膩、脈弦。為情志失調,肝氣怫鬱,橫逆犯胃,胃氣不降,反而上逆所致。宜疏肝理氣和胃,方用四七湯(《和劑局方》)。
  3. 在呃逆中表現為呃逆有聲,時發時止,尤以情緒波動時明顯,可伴惡心,脘痛脇脹,口乾而苦,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為情志不暢,氣機不舒,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宜疏肝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化裁。

肝胃不和證多見於七情怫鬱之人,或多於情緒不暢之時加重或復發。因胃氣的和降必賴肝臟的生發敷和疏泄之氣,正常的疏泄功能又必須心胸疏暢,情懷坦蕩,方保無虞。所以,肝胃不和證在發作前多有情緒不暢的病史,發作後又往往表現為精神抑鬱或煩躁,情緒易於激動等。

肝胃不和證在病機的演變過程中,常可因肝氣鬱結,日久化火,火熱之性急迫,火氣克犯胃土,則表現為痛勢囂張,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之火鬱證。又因火氣內燔,不僅灼傷肝陰,且易傷胃津,形成陰虛性的肝胃不和,常表現為脇肋隱隱作痛,胃脘脹疼、噯氣、呃逆,飢不欲食,大便乾、口乾、舌質紅,少苔,或中有裂紋,脈細弦數等。此外,肝胃不和證之根結主要在於氣機澀滯,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日久而致血瘀證,表現為脇脘疼痛固定,痛如針刺樣,痛處拒按。或進一步損傷脈絡而見吐血便黑。

【類證鑑別】

  1. 胃氣上逆證與肝胃不和證:二者都出現胃經的症狀,但病因病機不同,應當鑒別。胃氣上逆證是由於飲食不節、飢飽失常,或冶熱不適,胃之通降功能失職,氣機上逆所致,病理變化在胃。而肝胃不和證則是由於情志不暢,肝鬱不舒,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病理變化原發在肝,繼發在胃。因而,臨床上雖然都可出現嘔吐,呃逆、噯氣等胃經的症狀,但肝胃不和證還有脇痛、脇脹、胸悶、脈弦等肝經的表現,且多先有肝經的症狀,然後再出現胃經的症狀。
  2. 膽鬱痰擾證與肝胃不和證:二者在臨床上都可出現一些類似的症狀,如嘔吐、惡心等,應當鑒別。膽鬱痰擾證是情志鬱結,氣鬱生痰,痰熱內擾,膽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除了嘔吐、惡心等胃經的症狀外,還有驚悸不寧,煩躁不寐,頭暈目眩,苔黃膩,脈弦滑等表現。而肝胃不和證則以經氣不利之脇肋脹痛為主。二者雖均可出現胃經的症狀,但膽鬱痰擾證多不出現痛症,而肝胃不和證則以痛症為主。細心體察,不難鑒別。

【文獻別錄】

  1. 《王旭高醫書六種‧西溪書屋夜話錄》:「肝氣乘胃,脘痛嘔酸,二陳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鈴子。」
  2. 《類證治裁‧嘔吐》:「嘔吐症,胃氣失降使然也。而多由肝逆沖胃致之。《靈樞》謂:足厥陰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是也。夫胃司納食,主平通降,其上逆而嘔吐,乃肝邪犯胃,或胃虛肝乘。故治嘔吐,必泄肝安胃,用藥主苦降辛涵,佐以酸泄。」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