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肝胃不和
别名肝胃气滞、肝气犯胃
【概念】

肝胃不和证是指因情志不舒、肝郁胃弱、肝气横逆犯胃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概称。

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引及两脇窜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食入不化、烦躁易怒、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肝胃不和证常见于“胃脘痛”、“呕吐”、“呃逆”等疾病中。

本证应与“胃气上逆证”、“胆郁痰扰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肝胃不和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应当辨析。

  1. 肝胃不和证在胃脘痛中表现为胃脘胀满,攻痛连腰,甚则两脇䐜胀难受,嗳气频频,苔多薄白,脉象沉弦。多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2. 在呕吐中表现为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脇满痛,烦闷不舒、舌边红、苔薄腻、脉弦。为情志失调,肝气怫郁,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所致。宜疏肝理气和胃,方用四七汤(《和剂局方》)。
  3. 在呃逆中表现为呃逆有声,时发时止,尤以情绪波动时明显,可伴恶心,脘痛脇胀,口干而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为情志不畅,气机不舒,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宜疏肝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化裁。

肝胃不和证多见于七情怫郁之人,或多于情绪不畅之时加重或复发。因胃气的和降必赖肝脏的生发敷和疏泄之气,正常的疏泄功能又必须心胸疏畅,情怀坦荡,方保无虞。所以,肝胃不和证在发作前多有情绪不畅的病史,发作后又往往表现为精神抑郁或烦躁,情绪易于激动等。

肝胃不和证在病机的演变过程中,常可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之性急迫,火气克犯胃土,则表现为痛势嚣张,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之火郁证。又因火气内燔,不仅灼伤肝阴,且易伤胃津,形成阴虚性的肝胃不和,常表现为脇肋隐隐作痛,胃脘胀疼、嗳气、呃逆,饥不欲食,大便干、口干、舌质红,少苔,或中有裂纹,脉细弦数等。此外,肝胃不和证之根结主要在于气机涩滞,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日久而致血瘀证,表现为脇脘疼痛固定,痛如针刺样,痛处拒按。或进一步损伤脉络而见吐血便黑。

【類證鑑別】

  1. 胃气上逆证与肝胃不和证:二者都出现胃经的症状,但病因病机不同,应当鉴别。胃气上逆证是由于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冶热不适,胃之通降功能失职,气机上逆所致,病理变化在胃。而肝胃不和证则是由于情志不畅,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病理变化原发在肝,继发在胃。因而,临床上虽然都可出现呕吐,呃逆、嗳气等胃经的症状,但肝胃不和证还有脇痛、脇胀、胸闷、脉弦等肝经的表现,且多先有肝经的症状,然后再出现胃经的症状。
  2. 胆郁痰扰证与肝胃不和证:二者在临床上都可出现一些类似的症状,如呕吐、恶心等,应当鉴别。胆郁痰扰证是情志郁结,气郁生痰,痰热内扰,胆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除了呕吐、恶心等胃经的症状外,还有惊悸不宁,烦躁不寐,头晕目眩,苔黄腻,脉弦滑等表现。而肝胃不和证则以经气不利之脇肋胀痛为主。二者虽均可出现胃经的症状,但胆郁痰扰证多不出现痛症,而肝胃不和证则以痛症为主。细心体察,不难鉴别。

【文獻別錄】

  1. 《王旭高医书六种‧西溪书屋夜话录》:“肝气乘胃,脘痛呕酸,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
  2. 《类证治裁‧呕吐》:“呕吐症,胃气失降使然也。而多由肝逆冲胃致之。《灵枢》谓:足厥阴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是也。夫胃司纳食,主平通降,其上逆而呕吐,乃肝邪犯胃,或胃虚肝乘。故治呕吐,必泄肝安胃,用药主苦降辛涵,佐以酸泄。”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