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腎氣不固
【概念】

腎氣不固證是指腎氣虧損,封藏固攝失職而引起膀胱失約,精關不固的證候。由於年高或勞損等因素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小便頻數而清,尤其夜間為甚,溺後餘瀝不盡或失禁,遺精早泄,腰膝痠軟,女子白帶清稀,胎動易滑,苔白質淡,脈沉細。

腎氣不固證常見於「遺精」、「遺尿」、「勞淋」、「尿濁」、「帶下」、「胎漏」等疾病中。

本證應與「腎氣虛證」、「腎不納氣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腎氣不固證發生在不同的疾病中各有特點,治法有別。

  1. 如遺精病中見腎氣不固證,出現滑精頻作,面色㿠白,精神萎靡等症,多因青年早婚,恣情縱慾,腎氣虛匱,《證治要訣》說:「色慾過度,下元虛憊,泄滑無禁。」治宜補腎澀精,方選濟生秘精丸(《濟生方》)、斑龍丸(《醫統方》)。
  2. 如在遺尿病中見腎氣不固證,出現遺尿,小便清長而頻數,面色㿠白,腰腿痠軟,或智力遲鈍等症,多因先天不足,腎虛不能制約水道所致,治宜溫腎固澀,方選桑蜾峭散(《本草衍義》)合固脬湯(《雜病源流犀燭》)。
  3. 如淋病中見腎氣不固證,出現小便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纏綿難癒等勞淋諸症,多由酒色勞倦,或諸淋日久,腎氣虧虛所致,治宜補腎固澀,方選菟絲子丸(《沈氏聳生書》)、鹿茸補澀丸(《雜病源流犀燭》)。
  4. 如在婦人帶下病中出現腎氣不固證,以帶下色白清稀,腰膝虛軟,面色㿠白,經行衍期或宮寒不孕等症為特點,治宜補腎止帶,方選金匱臀氣丸(《金匱要略》)合完帶湯(《傅青主女科》)。著在胎漏中見腎氣不固證,出現妊娠期下血不止,色淡,腰痠虛軟,精神疲乏等症,多因勞損過度,腎氣虧虛,氣虛則血無所依,故漏下不止,治宜益腎補氣,方選助氣補漏湯(《傅青主女科》)。
臨床可根據上述病證特點,加以辨析。

腎氣不固證的發生常因人而異。如在小兒表現為遺尿,在老人則表現為勞淋,在婦人為帶下、胎漏,在男子為遺精滑泄,一般可根據年齡特點加以判別。

腎氣不固證在其病機演化過程中,如日久不癒,或治不如法,或調理失度,進一步發展可致滑脫不禁,終成虛脫危候。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甚屬必要。

【類證鑑別】

  1. 腎氣虛證與腎氣不固證:兩證病因雷同,均屬腎虛,但仍有一定區別。腎氣不固證的成因,多由年幼腎氣不充,或先天稟賦不足;或年高腎氣衰弱;或久病體虛;或青年早婚縱慾,婦人生育過多等,使腎氣不足,失其封藏固攝之權。精關不固,故遺精滑精;腎與膀胱相表裏,腎虛則膀胱失約,故遺尿或夜尿頻數;腎虛衝任不固,故帶下綿綿,妊娠滑胎等。腎氣虛證的病變性質與腎氣不固證相似,但臨床表現後者側重在精關不固、膀胱失約見症,前者則以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脈沉、苔白等一般腎虛症狀為重點,可作鑒別。
  2. 腎不納氣證與腎氣不固證:兩證性質均屬腎氣虛證,但腎不納氣證的病因多由久有咳喘病史,反覆發作,肺氣虛損,「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虛日久累及腎臟,腎失攝納之權,氣不歸根使然,臨床表現以喘息不能平臥,氣短息微,不能接續,動則尤甚為特點。腎氣不固證病因並不是由肺及腎,大多是先天不足,或年老腎虧,或斫傷腎氣所致,臨床表現以關門不合,玉門不固的症狀為特點。兩證不難辨別

【文獻別錄】

  1. 《仁齋直指方》:「腎與膀胱俱虛,內氣不充,故脬中自滑,所出多而色白,是以過夜而陰虛愈多。」
  2. 《金匱翼》:「水雖主於腎,而腎上逆肺,若肺氣無權,則腎水終不能攝。」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