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脾胃湿热
【概念】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本证可因饮食不调,高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面目或肌肤发黄,身热而汗出不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湿热证,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疸”、“水肿”、“臌胀”等疾病。

本证应与“寒湿困脾证”、“肝胆湿热证”、“胃火(热)证”等鉴别。

【鑑別處理】

  1. 本证见于湿阻,《金匮要略心典‧痉湿暍病》说:“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感外湿,故其人平日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由是气机不速而湿浸于外,外内合邪”。此则由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侵犯,内湿与外湿互结化热而成湿阻,症见口苦粘腻,脉濡数,治疗应清热化湿,方用连朴饮(《霍乱论》)或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2. 本证见于黄疸,《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症见目黄身黄,头重身困,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苔腻,脉濡数,治疗宜清热化湿,化澜,方选茵陈蒿汤(《伤寒论》)及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之类。
  3. 本证见于水睡,因水湿内侵,湿蕴于中,脾为湿困,湿邪化热,湿热交蒸,膀胱输化无权导致水肿,症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脉沉数,治当分利湿热,方宜八正散加减(《和剂局方》)。
  4. 本证见于鼓胀,因湿热互结于脾胃,浊水停聚而引起,兼见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有面目皮肤发黄,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治疗上应清利湿热,攻下逐水,方选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加减。
脾恶湿,长夏主湿,暑令多湿。因此,本证候多见于夏令暑热季节,或久居湿地之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往往因湿邪为患而诱发本证。

脾胃湿热证,治疗不得当,则易演变发展为其他证候。如脾胃湿热侵及大肠,则导致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

【類證鑑別】

  1. 寒湿困脾证与脾胃湿热证:两证候均可因湿困脾胃,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机受阻而致。都可有脘腹闷胀,纳呆泛恶,腹痛便溏等症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然其病性截然不同,本证属湿热内犯,或湿邪伤人,郁久化热,寒湿困脾证则湿从寒化,或素体脾胃虚寒,过食生冷瓜果而致病。因此,本证之湿必兼热象,大便溏泻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脾胃湿热熏蒸,郁而面目肌肤发黄,舌质红而苔黄腻,脉濡数;寒湿困脾证之湿必兼寒象,大便溏泄,泻下清水,因寒湿滞于经脉,阻塞气机,常因湿溢肌肤而浮肿,脾为寒湿所困,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外荣,则肌肤面目萎黄不泽,此属阴黄,须与脾胃湿热引起的阳黄加以鉴别。寒湿困脾证,可见口淡不渴,而脾胃湿热证则见身热口干,亦有助于鉴别。
  2. 肝胆湿热证与脾胃湿热证:二证均属湿热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化生湿热而来。但脾胃湿热证的病变部位在脾胃,属中焦湿热,肝胆湿热证的病变部位在肝胆,两者病位不同,临床上不难鉴别。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痞阀,呕恶厌食,且有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泻而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肝胆湿热证可见腹胀呕恶,纳呆,但主要见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溢的脇肋胀痛,口苦,身目发黄,寒热往来,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等症。妇女则见外阴瘙痒,带下黄臭,苔黄腻,脉弦数。
  3. 胃热证与脾胃湿热证:胃热证系热邪犯胃,过食辛热之晶而成,而脾胃湿热证则为湿热互结,其发病与季节有一定关系。胃热证因热郁胃中,胃脘呈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冷饮,亦可因胃热灼伤血络,追血妄行而呕血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脾胃湿热证则见脘腹胀满,泛恶呕吐,身重等症。二者临床表现不同,不难区分。

【文獻別錄】

  1.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而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