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胃气虚
别名胃气虚弱
【概念】

胃气虚证,是对胃气不足,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减弱,以致胃失和降所出现的临床症状的概括。多因饮食失节,劳倦虚损、或吐泻太过伤及胃气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按之痛减,不思饮食,或食后不易消化,或食入则吐,常兼见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等症状,舌质淡苔白,脉虚弱。

胃气虚证常见于“胃脘痛”、“嘈杂”、“呃逆”、“嗳气”,“呕吐”、“虚劳”、“妊娠恶阻”等疾病中。

胃气虚证通常应与“脾气虚证”、“胃阳虚证”、“中气不足证”、“肝气犯胃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胃气虚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由于疾病不同,其临床特点亦有差异。

  1. 如胃脘痛初期多为实证(肝气犯胃、外邪或痰饮留滞于胃等),日久伤及正气,胃气受损,常可见胃气虚证。其特点为胃脘疼痛日久,隐隐作痛,空腹为甚,得食稍减,得按觉舒,舌淡脉弱,乃胃气虚弱,经脉失于温养所致。治宜补益胃气,方用黄耆建中汤(《金匮要略》)。
  2. 嘈杂病中之胃气虚证,表现为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但觉胃中懊农不宁,莫可名状,口淡无味,恶心呕吐等症状,由胃气虚弱,腐熟无权,浊阴不降,痰饮留滞所致。正如《笔花医镜.卷二》曰:“嘈杂者,躁扰不宁,得食暂已,气促食少,中虚挟痰也。”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3. 呃逆病中亦可出现胃气虚证,表现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语声低微,不思饮食,乃胃气不足,气失和降,逆之于上所致。《诸病源候论.呕秽病诸候》曰:“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治宜补胃和中止呃,方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4. 若嗳气病中出现胃气虚证,则表现噫气不除,而无食臭,心下痞满,喜揉喜按,此由发汗吐下,伤及中气,胃气虚弱,食滞而致胃气上逆引起。《类证治裁‧呕吐》说:“胃虚客气上逆,噫嗳欲呕者,用咸以软痞,重以降逆。”治宜补虚降逆,方用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5. 若呕吐病中出现胃气虚证,则有呕吐清涎,或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纳呆,或大便溏薄的特点,乃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所致。《医学正传‧呕吐》曰:“久病气虚,胃气衰甚,闻谷气则呕哕。”说明了此证的特点,治宜健脾和胃,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6. 虚劳病中之胃气虚证,则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纳呆,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少气懒言等症状,由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曰:“脾候身之肌肉,胃为水谷之海,虚劳则脏腑不和,脾胃气弱,故不能食也。”治宜补脾益胃,可用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加减。
  7. 此外,胃气虚证亦可见于妇科之妊娠恶阻病中,以受孕初期,恶心呕吐,或食入即吐,恶闻食臭,不思饮食,舌淡,脉滑缓等症状为特点,乃素体胃气虚弱,受孕后气血下聚养胎,胃气愈虚,失于和降,随冲脉之气上逆所致。《诸病源候论》说:“恶阻此证,惟胃气弱,而兼滞者多有之。”治宜健脾和中,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张氏医通》)。
胃气虚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男女老幼皆能罹患,然以饮食不节、或素体虚弱者更为多见。小儿见胃气虚证,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偏食,或不思饮食,形体消瘦等特点。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与脾脏相表里,合称“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常致脾气虚,形成脾胃虚弱之候。且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极易挟杂气血不足之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不华,或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眩晕,舌淡,脉细弱等症状。同时胃气虚弱,浊阴不降,气滞不行,也易挟杂宿食,痰饮、瘀血等病邪留滞于中,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或刺痛拒按,或痞闷不舒,呕吐痰涎等症状。又胃气虚弱,气不得降,呕吐不止,不仅耗阴,且又伤阳,形成胃之阴阳两虚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热,纳少嗳气,吞酸,疲倦乏力,手足心热,手指凉,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弱等症,病情更为深重。

【類證鑑別】

  1. 脾气虚证与胃气虚证:脾胃属土,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若胃不能正常受纳与腐熟,势必影响脾之运化;脾失健运,也会影响胃之受纳和腐熟。故脾气虚与胃气虚常常兼见,而共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脉虚等气虚症状。然二者病机及临床特点不同,脾气虚弱,健运失职,则以食后腹胀,大便溏薄,水肿为特点;胃气不足,受纳和腐熟功能减弱,则以胃脘隐痛,食欲不振,食难消化为特征。脾气宜升,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则出现眩晕;胃气主降,胃气不足,浊阴不降,胃气上逆,故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且脾统血,脾气虚,统血无权,可见肌衄、崩漏等出血症状,与胃气虚证不难鉴别。
  2. 胃阳虚证与胃气虚证:气属阳,胃气虚日久可发展为胃阳虚。胃阳虚证多由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胃阳所致,与胃气虚证的病因有所不同。胃阳不足,虚寒内生,温煦无权,则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阳虚水津不化,浊阴上逆,故呕吐清涎。而胃气虚证则以胃脘隐痛,不思饮食,或食入不易消化等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之症状为主,常伴有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舌淡等气虚之象。胃阳虚证,脉多沉迟无力,有明显寒象;胃气虚证,脉多虚弱,无寒象,为主要鉴别点。
  3. 中气不足证与胃气虚证: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以降为和,中气不足常由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久泻不止,伤及脾气,影响于胃所引起,亦可由胃气虚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脾气受损而来。中气不足,一则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而见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甚则完谷不化,水肿等症;一则胃气不足,失其和降,而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症;且常伴有少气懒言,肢倦神疲,面色萎黄,眩晕等气血亏虚之症状。而胃气虚证主要以受纳和腐熟之功能减弱为特点,无脾气虚弱之证,与中气不足不同。而中气不足证,可因水湿内停而见舌体胖嫩有齿痕,脉缓;胃气虚证,多舌质淡苔白,脉虚弱,亦可资鉴别。
  4. 肝气犯胃证与胃气虚证:肝主疏泄,喜条达,有利于胃之腐熟、消化。肝气犯胃证多由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无权,气失条达,横逆犯胃所致;胃气虚证多由饮食失调,劳逸过度,吐泻太过,伤及胃气引起。肝气犯胃,气机逆乱,故胃脘攻痛或撑痛,牵引脇肋作痛;胃失和降,浊阴上逆,则胃纳呆滞,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其势较剧,并伴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闷等肝郁气滞之症。胃气虚弱虚气上逆,亦可出现嗳气纳呆,恶心呕吐等症,其势较缓,且以胃脘隐痛为特点。肝气犯胃证,多舌质正常或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属实;胃气虚证,舌质淡苔白,脉虚弱,属虚,亦为鉴别点。

【文獻別錄】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殓泄,涸气在上,则生瞋胀。”
  2. 《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胃象土,王于长夏,足阳明其经也,脾之腑也。为水谷之海,诸脏腑皆受水谷之气于胃。气盛为有余,则病腹瞋服气满,是为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则宜补之。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3.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论曰足阳明胃之经,与足太阴为表里,其气喜温而恶寒,得温则能变化水谷。若其气不足,寒冷之气乘之,则命经寒不得卧,恶风洒洒,目急腹中常痛,两脇虚胀善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食饮不下,皆胃虚冷故也。”
  4.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5. 《笔花医镜‧卷二》:“胃之虚,其唇必白,脉右关必软弱’其症为吐,为噎膈,为不能食,为胃脘痛。”
  6. 《谦斋医学讲稿‧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胃:1.水谷之海,为食欲减退,作胀。2.宜和降,为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痛。3.为阳土,为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4.胃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牙龈肿痛。5.与脾为表里,脾弱为消化不良。”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