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證型血燥
別名內燥
【概念】

血燥又稱內燥,是體內精血虧奪而出現機體失於滋潤的臨床表現的概稱。多由失血過多或溫病後期,久病精血內奪,年高精血衰少,或吐瀉、多汗、傷津及血,或瘀血內阻,新血不生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為:口燥咽乾,皮膚乾澀粗糙(肌膚甲錯),毛髮乾枯不榮,肌肉消瘦,大便秘結,小便短少,或皮膚搔癢、鱗層,舌紅苔乾,脈弦細數等。

血燥證常見於「噎膈」、「積聚」、「虛勞」、「便秘」、「閉經」、「濕疹」、「白疕」等疾病中。

本證通常應與「陰虛證」、「血虛證」、「血熱證」相鑒別。

【鑑別處理】

血燥證可出現於多種疾病之中,尤其多見於慢性病後期,其臨床表現各具特點,治法亦不盡相同。

  1. 如虛勞病出現血燥證,多表現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食,肌膚甲錯,兩目昏黯等「乾血內結」之特點。此山虛勞日久,復因憂鬱氣滯,而淤血內停,新血不生,機體失於滋潤所致。首應祛瘀生新,方用大黃蟅蟲丸(《金匱要臨》),瘀血去後,當宜養血益氣,方用八珍湯(《正體類要》)。
  2. 若噎膈病中出現血燥證,其臨床表現以胸膈疼痛,咽乾梗澀,食不得下,或食入復吐出,甚則水飲難下,大便堅乾如羊屎,形體消瘦,肌膚乾燥,舌紅少津或紫黯,脈細澀等瘀血燥化證為特點。此由瘀血內結,阻於食道,化源告竭,津血虧乏,失於濡潤所致。朱震亨說:「積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乾槁」(《局力發揮》扣治宜滋陰養血,破結行瘀,方用通幽湯(《蘭室秘藏》)。
  3. 若積聚病中見血燥證,臨床表現每以積塊堅硬,疼痛較劇,面色萎黃或黧黑,皮膚乾澀粗糙,肌肉枯瘦,飲食減少,舌質淡紫或有瘀點,苔灰而糙,脈弦細數等正虛瘀結症為特點。此多由積塊日久,血絡瘀阻,新血不生,陰液大傷所致。法宜滋陰養血,化瘀消積,方用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化積丸(《雜病源流犀燭》)加減。
  4. 若便秘病中見血燥證,臨床表現以大便秘結,口唇乾燥,尿少,形弱神衰,肌肉消瘦為特點。此由久病精血內奪,年高體弱精血虧乏,或汗吐下太過,亡津失血,以致津虧血少,腸胃失濡所致。治宜養血滋陰,潤腸通便,方用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五仁丸(《世醫得效方》)。
  5. 若在濕疹、白疕等慢性皮膚病中出現血燥證,臨床表現每以皮膚乾燥,脫屑、粗糙、肥厚、搔癢等為特徵,可伴有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舌苔薄白,脈弦等,或在情緒波動時,皮損作癢加劇,伴有心煩易怒,口苦咽乾,脈弦數等症狀。此多由脾虛血少,肌膚失養,生風化燥所致。治宜養血潤燥,濕疹用四物消風飲(《醫宗金鑒》)加減,白疕方用生血潤膚飲(《醫學正傳》)。

血燥證多發生於年高體弱者,此與高齡精血衰少有關,臨床常見精神萎靡,面色無華,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皮膚乾澀不澤,大便秘結等症;婦人見血燥證者,主要表現為血枯經閉,形體贏瘦,肌膚甲錯,面目黯黑,便秘等症。

血燥證在其病機演變過程中,常伴見血燥生風證候。由於血不養肝,肝風內動,出現眩暈、震顫、或抽搐,甚則昏仆等症。治宜滋陰潛陽,養血熄風。

【類證鑑別】

  1. 血虛證與血燥證:兩證都是血液虧耗所出現的病證,因此在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方面相似,但亦有一定區別。血燥證由於精少血枯,口、唇、皮膚肌腠得不到津血的充盈濡潤滋養,故唇舌乾燥,口渴,皮膚乾澀粗糙,肌肉消瘦,毛髮乾枯而不澤,小便短少,大便秘結。而血虛證常由失血較多,或脾胃虛弱,生化不足,以及情u茤珔芊A化火傷陰等引起。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痲,舌質淡,脈細無力為主症。血燥不僅是血液不足,而又有血少津涸而燥化,臨床表現除血虛證之外,又有燥的症狀,顯然與血虛證不同,可資鑒別。
  2. 陰虛證與血燥證:兩證都是由於體內陰液虧乏所引起的病證。陰虛證多由久病陰分不足,或熱病耗傷津液,或汗、吐、下太過,傷陰奪液所致。臨床表現除見形體消瘦,口燥咽乾,眩暈失眠,脈細,舌光無苔等陰液不足表現外,還常伴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絳,脈數等陰不制陽,虛熱內生的證候。而血燥證往往是在陰虛血虛的基礎上,進一步化燥而成。故臨床表現除有陰虛見症外,倘有肌膚甲錯,毛髮乾枯不榮,大便秘結等燥象,以此不難鑒別。
  3. 血熱證與血燥證:詳見血熱證條“類證鑒別」項下。

【文獻別錄】

  1. 《慎齋遺書‧熱暑燥》:「燥熱之病,有似熱證,胃氣不行,內無津液而乾涸,求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舌雖乾而舌根多潤,欲飲而飲湯不多,脈豁大無力,燥甚者,亦鄭聲而不譫語,此血枯之證也。」
  2. 《張氏醫通‧卷二》:「或大病剋伐太過,或吐利津液內亡;或養生誤餌金石,或房勞致虛,補陽燥劑,辛熱太多,皆能偏助狂火而損真陰。陰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液衰耗,使燥熱轉甚,而為諸病。在外則皮膚皺揭,在上則咽鼻生乾,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在下則腸胃枯涸,津不潤而便難,在手足則痿弱無力,在脈則細澀而微。此皆陰血為火熱所傷,法當治以甘寒滋潤之劑。」
  3. 《證治匯補‧燥證》:「風燥,由肝血不能榮筋,故筋痛爪裂。火燥,由脾多伏火,故唇揭便秘。血燥,由心血失散,故頭多白層,髮脫鬚落。虛燥,由腎陰虛涸,故小便數,咽乾喉腫。此皆燥之初因也,濡潤自癒。若不加嗇養,使真水涸竭,為消渴噎膈,為痿痹經閉,為乾咳聲啞,筋脈勁強,口噤拳攣,筋緩不收,而千疴競起,則燎原不可遏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