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血燥
别名内燥
【概念】

血燥又称内燥,是体内精血亏夺而出现机体失于滋润的临床表现的概称。多由失血过多或温病后期,久病精血内夺,年高精血衰少,或吐泻、多汗、伤津及血,或瘀血内阻,新血不生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粗糙(肌肤甲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或皮肤搔痒、鳞层,舌红苔干,脉弦细数等。

血燥证常见于“噎膈”、“积聚”、“虚劳”、“便秘”、“闭经”、“湿疹”、“白疕”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阴虚证”、“血虚证”、“血热证”相鉴别。

【鑑別處理】

血燥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尤其多见于慢性病后期,其临床表现各具特点,治法亦不尽相同。

  1. 如虚劳病出现血燥证,多表现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肌肤甲错,两目昏黯等“干血内结”之特点。此山虚劳日久,复因忧郁气滞,而淤血内停,新血不生,机体失于滋润所致。首应祛瘀生新,方用大黄蟅虫丸(《金匮要临》),瘀血去后,当宜养血益气,方用八珍汤(《正体类要》)。
  2. 若噎膈病中出现血燥证,其临床表现以胸膈疼痛,咽干梗涩,食不得下,或食入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大便坚干如羊屎,形体消瘦,肌肤干燥,舌红少津或紫黯,脉细涩等瘀血燥化证为特点。此由瘀血内结,阻于食道,化源告竭,津血亏乏,失于濡润所致。朱震亨说:“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局力发挥》扣治宜滋阴养血,破结行瘀,方用通幽汤(《兰室秘藏》)。
  3. 若积聚病中见血燥证,临床表现每以积块坚硬,疼痛较剧,面色萎黄或黧黑,皮肤干涩粗糙,肌肉枯瘦,饮食减少,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灰而糙,脉弦细数等正虚瘀结症为特点。此多由积块日久,血络瘀阻,新血不生,阴液大伤所致。法宜滋阴养血,化瘀消积,方用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化积丸(《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4. 若便秘病中见血燥证,临床表现以大便秘结,口唇干燥,尿少,形弱神衰,肌肉消瘦为特点。此由久病精血内夺,年高体弱精血亏乏,或汗吐下太过,亡津失血,以致津亏血少,肠胃失濡所致。治宜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方用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5. 若在湿疹、白疕等慢性皮肤病中出现血燥证,临床表现每以皮肤干燥,脱屑、粗糙、肥厚、搔痒等为特征,可伴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弦等,或在情绪波动时,皮损作痒加剧,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脉弦数等症状。此多由脾虚血少,肌肤失养,生风化燥所致。治宜养血润燥,湿疹用四物消风饮(《医宗金鉴》)加减,白疕方用生血润肤饮(《医学正传》)。

血燥证多发生于年高体弱者,此与高龄精血衰少有关,临床常见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皮肤干涩不泽,大便秘结等症;妇人见血燥证者,主要表现为血枯经闭,形体赢瘦,肌肤甲错,面目黯黑,便秘等症。

血燥证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常伴见血燥生风证候。由于血不养肝,肝风内动,出现眩晕、震颤、或抽搐,甚则昏仆等症。治宜滋阴潜阳,养血熄风。

【類證鑑別】

  1. 血虚证与血燥证:两证都是血液亏耗所出现的病证,因此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方面相似,但亦有一定区别。血燥证由于精少血枯,口、唇、皮肤肌腠得不到津血的充盈濡润滋养,故唇舌干燥,口渴,皮肤干涩粗糙,肌肉消瘦,毛发干枯而不泽,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而血虚证常由失血较多,或脾胃虚弱,生化不足,以及情u茤珔芊A化火伤阴等引起。临床以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痲,舌质淡,脉细无力为主症。血燥不仅是血液不足,而又有血少津涸而燥化,临床表现除血虚证之外,又有燥的症状,显然与血虚证不同,可资鉴别。
  2. 阴虚证与血燥证:两证都是由于体内阴液亏乏所引起的病证。阴虚证多由久病阴分不足,或热病耗伤津液,或汗、吐、下太过,伤阴夺液所致。临床表现除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脉细,舌光无苔等阴液不足表现外,还常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绛,脉数等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证候。而血燥证往往是在阴虚血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化燥而成。故临床表现除有阴虚见症外,倘有肌肤甲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等燥象,以此不难鉴别。
  3. 血热证与血燥证:详见血热证条“类证鉴别”项下。

【文獻別錄】

  1. 《慎斋遗书‧热暑燥》:“燥热之病,有似热证,胃气不行,内无津液而干涸,求汤饮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舌虽干而舌根多润,欲饮而饮汤不多,脉豁大无力,燥甚者,亦郑声而不谵语,此血枯之证也。”
  2. 《张氏医通‧卷二》:“或大病克伐太过,或吐利津液内亡;或养生误饵金石,或房劳致虚,补阳燥剂,辛热太多,皆能偏助狂火而损真阴。阴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液衰耗,使燥热转甚,而为诸病。在外则皮肤皱揭,在上则咽鼻生干,在中则水液衰少而烦渴,在下则肠胃枯涸,津不润而便难,在手足则痿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此皆阴血为火热所伤,法当治以甘寒滋润之剂。”
  3. 《证治汇补‧燥证》:“风燥,由肝血不能荣筋,故筋痛爪裂。火燥,由脾多伏火,故唇揭便秘。血燥,由心血失散,故头多白层,发脱须落。虚燥,由肾阴虚涸,故小便数,咽干喉肿。此皆燥之初因也,濡润自愈。若不加啬养,使真水涸竭,为消渴噎膈,为痿痹经闭,为干咳声哑,筋脉劲强,口噤拳挛,筋缓不收,而千疴竞起,则燎原不可遏矣。”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