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百草霜
别名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
【品種來源】

木柴灶的灶门口(外额上,是烟火从灶里出来的必经之路)上留下的草烟灰。其主要成份是碳黑。

【性狀】

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歸經】

辛、温、无毒。

  1. 《纲目》:辛,温,无毒。
  2. 《玉揪药解》:味辛,气平。
  3. 《医林纂要》:辛苦,温。
入肝、肺、胃经。
  1. 《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肾。
  2. 《要药分剂》:入肝、肺、胃三经。

【功效】

止血,消积,止泻。

【主治】

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食积泻痢。外用治外伤出血、衄血。

【文獻別錄】

  1. 《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2. 《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3. 《玉楸药解》:敛营止血,清热消瘀。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4. 《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5. 《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3~1.5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選方】

  1. 治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1)百草霜末,糯米汤服二钱。(2)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每服二钱,茅根汤下。(《刘长春经验方》)
  2. 治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纲目》)
  3. 治齿缝出血:百草霜末掺之。(《濒湖集简方》)
  4. 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妇人良方》)
  5. 治妇人崩血大脱:百草霜、炮姜(末)各三钱,用人参三钱煎汤饮。(《本草汇言》)
  6. 治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钤方》)
  7. 治卒下血不止:灶突中尘一升,黄连五两,地榆三两。上三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台秘要方》)
  8. 治肠出血及子宫出血:百草霜、阿胶、藕节、侧柏叶、当归、茅根。研末,蜜丸,温酒送下。(《四川中药志》疏血丸)
  9. 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10. 治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灊江切要》铁刷丸)
  11. 治小儿食积疳膨:百草霜三钱,巴豆霜一分。研匀,以飞罗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12. 治咽喉无故肿闭: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钱。研细末,吹入喉中。
  13. 治口舌生疮:百草霜二钱,甘草一钱,肉桂五分。为末,频频搽之。
(11方以下出《方脉正宗》)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