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杜若
别名杜蘅
【品種來源】

本品系马兜铃科植物杜衡 (Asarum forbesii Maxim.) 的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及河南南部、四川东部等地。4~6月间采挖全株,除去泥土阴干,不宜日晒。

杜衡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苏恭曰:"叶似葵,形如马蹄"。苏颂曰:"今江淮间皆有之。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下状,高二三寸,茎如麦稿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茎叶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空,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粗于细辛,微黄白色,味辛,江淮俗呼为马蹄香"。根据以上描述的植物形态、产地并参照《証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的附图均认为与现今江苏、浙江等地的杜衡基本一致。

【性味歸經】

味辛,性温。

【功效】

祛风散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止痛。

【主治】

风寒头痛,关节疼痛,痰饮咳喘,跌打损伤,蛇咬伤,龋齿痛,口舌生疮。

【文獻別錄】

  1. 《千金翼方》:“杜若,味辛微温无毒。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眩倒目䀮,止痛除口臭气,久服,益精明目轻身,令人不忘。一名杜蘅,一名杜连,一名白连,一名白芩,一名若芝,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杜蘅,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欬逆,香人衣体,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干。”
  2. 《神农本草经》:“杜若,一名杜蘅。味辛,微温,无毒。治胸胁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肿痛,多涕,泪出。久服益精,明目,轻身。生川泽。”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現代藥理】

杜衡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有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顺式异甲基丁香酚(Cis-isomethyleugenol)、反式异甲基丁香酚(Transisomethyleugenol)、龙脑(Borneol)、异龙脑(Lsoborneol)、黄樟醚(Safrole)、榄香素(Elemicin)、卡枯醇(Kakuol)。湖北产样品挥发油含量2.6%,折光率n20D1.5322。

杜衡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