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醫家倪維德
別名 仲賢 敕山老人
朝代元 公元1303~1377
著作原機啟微
【描述】

倪維德,字仲賢,晚號敕山老人,約生於1303年,卒於1377年,一生繼承和發展了東垣的脾胃學說,並用之指導眼科疾病的診治,以病因病機分類眼病,審因論治,立法處方,並把眼病與人體功能及外部環境聯繫起來,開創綜合辨證之先河,對後世眼科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1. 學本東垣,立足脾胃。他在學術思想上全面接受了東垣的觀點。在李東垣「內傷脾胃,百病由一」及「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的思想基礎上,強調指出脾胃受損是產生多種眼病的主要原因。如論目翳形成的原因說到,「若服寒涼藥過多,脾胃受傷,生意不能上升,漸而至此。」在「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中指出,「七情五賊總傷二脈,飢飽傷胃,勞役傷脾,戊己既病,則生生自然之體,不能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受東垣陰火說的影響,他在論內障眼病時也認為,「勞役過多,心不行事,相火代之,…火者,心包絡也,言百脈上榮於目,火盛則百脈沸騰,上為內障。」與東垣之說同出一轍。其所用方劑沖和養胃湯和益氣聰明湯,均以補脾益氣之品。由此,他是從病因分眼病為18類,而從脾胃立論選方共9類,其治療眼病的方劑共46首,源於東垣的有12首,可見他受東垣學說影響之大。
  2. 診療重視整體,突出望診。他精於眼局部之望診,常以此作為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如白睛望診,觀察白睛充血的形態、色澤;黑睛望診注意觀察黑眼生翳的形態大小,潰陷與否,以及色澤變化;瞳孔望診觀其大小、形態和色澤,充分突出了眼科診斷的特點。同時,他還重視整體問診,如發病史、二便、飲食情況、口渴與否以及伴隨症狀,瞭解患者全身狀況,作為辨證的依據。開創了眼科病證綜合辨證的先河。
  3. 以因概病,辨證施治。在他以前眼病分類多採用以症狀分類,不僅分類繁多,難以記憶和運用,而且未能揭示相互間的內在聯繫,不利于臨床治療。他首創病因分類,把眼科疾病分為淫熱、風熱、七情五賊、血凝、氣散、血氣不分、熱積等18類,以因概病,異中求同。同時又注意同中求異辨證施治。如「七情五賊勞役飢飽之病」一節,以具備七情五賊勞役飢飽損傷脾胃的共同病因病機,且具有「其病紅赤睛珠痛,痛如針刺,應太陽眼睫無力,常欲垂閉,不敢久視,久視則酸疼,生翳皆成陷下,所陷者或圓或方,或長或短,或如點,或如縷,或如錐,或如鑿」為共同之主症,概括了若干黑睛和白睛病變,可謂異中求同。但該類病變有元氣下陷不能升發,而表現為黑眼陷翳為主症者;有血滯挾風,晴珠疼痛不可忍者;有寒藥傷陽,真氣不通九竅者。故在使用升發清陽類藥物的同時,又有柴胡復生湯、當歸養榮湯和助陽活血湯等不同,體現了同中求異辨證施治的特色。
  4. 內外兼治,擇優而用。手術療法與藥物治療為中醫眼科治療不可偏廢的兩條途徑,他治療眼病主張內外兼施,擇優以用。他對眼科手術,從適應證到手術過程,以及對預後的估計,均有完整論述。他曾論述了胞生痰核、胬肉攀睛、倒睫拳毛和圓翳內障的手術療法,如論金針撥障術說到,「先令病者,以冷水洗眼如冰,…用左手大指次指按定眼珠,不令轉動,次用右手持鴨舌針,去黑睛如末許,針之令入,白睛甚厚,欲入甚難,必要手準力完,重針則破。然後余回針首,以針刀刮之,障落則明。」其對冷麻醉、切口的選擇和手術過程,描述細緻入微。
總而言之,他繼承和發展了東垣的脾胃學說,並用這指導眼科疾病的診治,對眼病的分類首倡以病因為主的分類法,治療除以內服藥為主,還視病情配合使用手術、外洗、點藥等外治法,為中醫眼科學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