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概述】

急性骨髓炎以骨質吸收、破壞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為主。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如膿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膚,則骨質破壞較少;但膿腫常在髓腔蔓延,張力大,使骨營養血管閉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質形成骨膜下膿腫後使大片骨膜剝離,使該部骨皮質失去來自骨膜的血液供應,嚴重影響骨的循環,造成骨壞死。其數量和大小,視缺血範圍而定,甚至整個骨幹壞死。由於骨膜剝離,骨膜深層成骨細胞受炎症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包於死骨之外,形成包殼,代替病骨的支持作用,包殼上可有許多孔洞,通向傷口形成竇道,傷口長期不愈,成為慢性骨髓炎。

【發病機理】

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起始於長骨的幹骺端,成團的細菌在此處停滯繁殖。病灶形成後膿腫的周圍為骨質,引流不好,多有嚴重的毒血症表現,以後膿腫擴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

  1. 膿腫向長骨兩端蔓延,由於小兒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較強,不易通過,所以膿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內膿液壓力增多後,可再沿哈佛氏管至骨膜下層,形成骨膜下膿腫。
  2. 膿液突破幹骺端的堅質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膿腫。骨膜下膿腫逐漸增大,壓力增高時,也可沿哈佛氏管侵入骨髓腔或穿破骨膜流入軟組織。
  3. 穿入關節,引起化膿性關節炎。小兒骨骺板對感染抵抗力較強,因此由於直接蔓延而發生關節炎的機會甚少,但成人缺乏這道防線,就比較容易併發關節炎。若幹骺端處於關節囊內時,感染就能很快進入關節內。如股骨上端骨髓炎併發髖關節炎。

【治療措施】

  1. 全身支持療法:包括充分休息與良好護理,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少量多次輸血,預防發生褥瘡及口腔感染等,給予易消化的富於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使用鎮痛劑,使患者得到較好的休息。
  2. 藥物治療:及時採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藥物,開始可選用廣譜抗菌素,常二種以上聯合應用,以後再依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調整。抗菌素應繼續使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2周左右。大多可逐漸控制毒血症,少數可不用手術治療。如經治療後體溫不退,或已形成膿腫,則藥物應用需與手術治療配合進行。
  3. 局部治療:用適當夾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動,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減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如早期經藥物治療,症狀消退,可延緩手術,或無需手術治療。但如已形成膿腫,應及時切開引流。如膿腫不明顯,症狀嚴重,藥物在24~48小時內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顯壓痛,應及早切開引流,以免膿液自行擴散,造成廣泛骨質破壞。手術除切開軟組織膿腫外,還需要在患骨處鑽洞開窗,去除部分骨質,暴露髓腔感染部分,以求充分減壓引流。早期可行閉式滴注引流,傷口癒合較快。 

【併發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過去死亡率很高(約25%),但由於近年來對此病有進一步的認識,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適當抗菌藥物與綜合療法的應用,死亡率已大為降低(約2%)。

由於骨骼感染引起骨質破壞,形成死骨,常轉為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甚至發生各種併發症,影響功能。常見的併發症為:

  1. 化膿性關節炎。
  2. 病理骨折。
  3. 肢體生長障礙:如骨骺破壞,肢體生長長度受影響,患肢變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給豐富,使骨骺生長較快,患肢反而稍長。有時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長,如膝內翻或外翻等。
  4. 關節攣縮及強直。
  5. 外傷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遲連接和不連接,以及關節活動受限等。

【鑑別】

  1. 蜂窩組織炎:全身中毒症狀較輕,局部炎症較廣泛,壓痛範圍也較大。
  2.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腫脹、壓痛在關節間隙而不在骨端,關節動度幾乎完全消失,有疑問時,關節腔穿刺抽液檢查可明確診斷。
  3.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病情較輕,發熱較低,局部症狀亦較輕,病變部位在關節,且常有多個關節受累。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