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骨關節炎
別名osteoarthritis、OA、退化性關節炎
【概述】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係由於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創傷、關節的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引起關節軟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症狀。常用同義詞很多,如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

【流行病學】

軟骨的退行性變可能自20歲後期即已開始,在50歲以上人群中,大多能在X線片上顯示骨關節炎的表現。病變在女性往往較男性更為突出,多累及手指關節、膝、髖、脊柱等,是影響老年人活動的最常見原因。

【病因學】

原發性骨關節炎係指隨年齡老化而不和其他疾病相關的關節病變,繼發性骨關節炎則由損傷、炎症、遺傳及代謝內分泌等疾病所引起,病因分類見表22-5。

【病理改變】

本病的病理基礎是關節軟骨的改變,一般認為由於軟骨的磨損超過軟骨的修復能力所致,常發生於負重關節,早期於光鏡下可見軟骨細胞減少,脂肪退行性變和膠原纖維的改變,其後在軟骨表面可見多數軟化灶,軟骨失去光澤,顏色變黃,表面粗糙不平,進而出現裂隙,表面剝落糜爛,引起軟骨下骨質暴露,脫落的小碎片可引起滑膜炎症。與此同時,軟骨下骨在承受壓力和磨損的最大部位發生象牙樣變和增厚,於軟骨邊緣韌帶附著處形成骨贅,即一般所謂骨刺,而外周承受壓力較小的部位骨質萎縮,X線表現為骨質疏鬆,有時於軟骨下骨質內尚可見到大小不一的囊腔狀改變,係由於骨小梁的微細骨折而引起的粘液樣和纖維蛋白性改變。

【臨床表現】

原發性骨關節炎常在中年以後發病,發病率隨增齡而增加,受累關節一般為負重關節和活動頻繁的關節,主要症狀是關節疼痛,常於晨間發生,稍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因關節磨擦而疼痛加重。另一症狀是受累關節活動不靈便,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感覺關節僵硬,要經過一定時間活動才感到自如。氣候變化常促使症狀發生。數個關節可同時受累,但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全身性對稱性多關節炎。檢查受累關節可有輕度腫脹,活動關節時有磨擦聲或喀喇聲,病情發展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本病症狀和X線徵象不成正比,按受累部位不同,症狀亦有所不同。

  1. 手:手指關節的退行性變表現在遠端指間關節的Heberden's結節好發於中指和示指,近端指間關節的Bouchard's結節較少發生,常被誤認為類風濕小結,第一掌指關節的退行性變可引起腕關節橈側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的掌指關節很少累及。Heberden's結節的發生與遺傳及性別有關,女性多見,大多無明顯疼痛,但可有活動不便和輕度麻木刺痛,并可引起遠端指間關節屈曲及偏斜畸形,部分發展較快的病人(常發生在過度用力者),可有急性紅腫疼痛表現。
  2. 膝:原發性骨關節炎影響膝關節最為常見。患者常訴關節有喀喇音,走路時感疼痛,休息後好轉,久坐久站時覺關節僵硬,走動及放鬆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症狀時輕時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別。關節腫大常由骨質增生,亦可由少量滲液所致,急性腫脹提示關節腔內出血。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可引起廢用性肌萎縮,甚至發生膝外翻或內翻畸形。
  3. 脊柱:脊柱有兩套關節裝置,即椎間盤和上下關節突關節,在頸椎2~7尚有鉤椎關節(Lushka關節)。原發性者多由於中年後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髓核脫水、致椎間隙狹窄,骨質磨損有骨贅增生,大多無臨床表現,如有症狀亦輕重不一,多數為慢性病程,但有時因損傷、舉重、突然活動脊柱等外因而導致急性發作。在頸椎,鉤椎關節邊緣的骨贅可使頸神經根穿離椎間孔時受擠壓而出現反覆發作的頸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動欠靈等。椎體後緣的骨贅可突向椎管而擠壓脊髓,引起下肢繼而上肢麻木、無力,甚而有四肢癱瘓。椎動脈受壓時可出現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胸椎的退行性變較少發生。在腰椎,腰4~5,腰5~骶1是最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之處,主要症狀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常於扭傷、抬重物、彎腰用力後發生,體檢局部壓痛,直腿高舉試驗陽性,可有感覺、肌力和腱反射的改變。脊柱的繼發性骨關節炎多由於脊柱先天性畸形、側凸、骨折和骨結核等引起。
  4. 髖:髖關節的原發性骨關節炎在我國較為少見,往往是全身退行性關節病的一部分,多發生於50歲以上,男多於女。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後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於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primary 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常發生於絕經期婦女,有多數關節累及,常影響指關節和第一掌指關節,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階段,有時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混淆,急性症狀緩解後,關節功能保持。

瀰漫性原發性骨肥大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多見於老年男性,骨贅大量增生,有時融合一起,臨床症狀不若X線表現嚴重,病人訴述輕度疼痛和關節強硬感,但能保持較好活動。X線診斷有三項標準:連續四個椎體前側部位鈣化或骨化;無嚴重的椎間盤病變;椎體邊緣硬化;有時可見脊柱外鈣化,尤其是鷹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見大的骨刺。

【治療措施】

無特效藥物能中止本病的進展,但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在減輕疼痛,保護關節功能方面還是比較滿意的。治療方面首先要讓患者對本病有所認識,知道如何保護關節,避免對關節的過度壓力;肥胖者要減肥;糾正不正的姿勢;在病情穩定期進行適當的鍛煉以延緩關節的退行性變化,在有疼痛症狀時應予受累關節以充分的休息及應用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 藥物治療:對輕、中度疼痛患者,非甾體類抗炎藥常有很好的消炎止痛作用,此類藥物共有的副作用為消化道反應,可引起潰瘍病出血和糜爛性胃炎,故不宜長期連續服用,而以間斷用藥較妥,餐後服藥或加服抗酸藥物可使消化道反應減輕,在活動性潰瘍病患者此類藥物禁用。常用藥物有: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25~50mg每日2~3次,除胃腸道反應外,尚可有頭痛、頭暈、浮腫及白細胞減少等。布洛芬(ibuprofen)0.2~0.4g,每日2~3次,腸胃道反應較小,偶可有皮疹、白細胞減少、視力障礙等。吡羅昔康(piroxicam炎痛喜康)藥效時間長,20mg每日一次。萘普生(naproxen)250mg每日二次。雙氯芬酸(diclofenac扶他林)每日劑量75~100mg,分2~3次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對消炎止痛亦有佳效,但因其副作用大,易致高血壓、糖尿病、胃炎、水鈉瀦留等,因此,僅限於對各種治療措施無效的嚴重疼痛患者,在醫生的密切觀察下,方能應用。
  2. 關節腔內注射:以醋酸氫化考的松1ml加利多卡因或0.5~1%普魯卡因3ml注入關節腔內,每週1次,4次為一療程,常能緩解症狀。
  3. 物理治療:熱療對多數患者有緩解症狀作用,臘療可用於四肢,透熱療法可用於脊柱和肩部,熱療後作輕度按摩可減輕肌肉痙攣。
  4. 牽引療法:在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作頸椎牽引效果較好,可以鬆弛肌肉,緩解疼痛,並能防止神經根及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牽引的方法和療程必須恰當,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理療及牽引療法的同時及以後,可進行適當體療,以增強肌力,改善關節的穩定性。
  5. 推拿和中藥:祖國醫學的推拿療法對本病在減輕症狀方面常有顯著效果,中藥活血止痛有時亦有良效。
  6. 外科手術:對頑固性疼痛,不穩定的關節或明顯功能喪失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髖關節置換術,粗隆下截骨術,膝關節成形術等。

【鑑別】

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 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年輕女性,常伴全身系統症狀,一般不難與本病鑒別,錯誤診斷係由於Heberden's結節和Bouchard's結節伴手指偏斜畸形易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本病結節少有炎症反應,腕關節及掌指關節極少累及為鑒別要點。偶有發生於下肢負重關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伴繼發性骨刺改變者甚易與本病混淆,此時正常血沉、類風濕因子陽性,滑膜液檢查正常,有利於退行性關節病的診斷。
  2.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主要症狀為下背部酸痛,脊柱僵硬感,活動受限,髖關節亦常受累,有時症狀與本病相似,但強直性脊柱炎多發生於年輕男性,主要病變在韌帶附著部,逐漸骨化以致強直,嚴重者脊柱的前後縱韌帶,棘間韌帶等均可骨化,使脊柱呈竹節樣變,而椎間盤則很少累及,X線表現和退行性脊柱病變有明顯不同。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