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標題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迅速發展
【內容】

黃攸立∕安徽

小兒食指絡脈診法,即診察小兒食指腹側絡脈的隱露、淡滯、色澤、形態等變化,以診斷病證之所在及其病情之輕重和預後吉凶,是嬰幼兒疾病的常用診斷方法。宋代劉昉在《幼幼新書》(1150)中稱為「審三關之脈」、元代曾世榮在《活幼口議》(1283)中稱為「三關指紋」、明代萬全在《萬氏秘傳片玉心書》中稱為「看虎口脈次指」、清代林之翰在《四診抉微》(1723)中稱為「審虎口三關」、吳謙等在《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1742)中稱為「虎口三關部位脈紋形色」,後人統稱為「小兒指紋診法」。該法所稱指紋,實指手太陰肺之絡脈,為避免與一般俗稱之「指紋」概念混淆,1984年出版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依據其實質改稱「望小兒食指絡脈」,此稱較為貼切。

(一)關於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起源之討論

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起源於何時,曾引出多種說法。有說肇始於《黃帝內經》(《脈義簡摩》);有說起源於五代至北宋末年之間;有說係宋人錢乙首創,但諸說終因證據不夠充分而難以成立。後來又有唐代說,認為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鏡圖訣》記載了以小兒食指的三節定名的風、氣、命三關作為小兒指紋診法的部位,並有指紋形態「八段錦」的描述;且薛己萬全王肯堂張景岳等明代大醫家所提到的《水鏡訣》就是王超所作的《仙人水鏡圖訣》。

我們經過文獻考證認為,明代醫著所引述的《水鏡訣》不是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鏡圖訣》,故而不能作為證明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起源於唐代的依據。我們推測,《水鏡訣》可能是宋元醫家總結前人所作,或像萬全的《萬氏秘傳片玉心書》那樣設立專節,重新定名而成。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以元人曾世榮編纂又經後人修改而成的可能性較大。但通過對《幼幼新書》引述的王超《仙人鏡圖訣》、《杜光庭指迷賦》以及孫思邈的有關論述和唐代「畫指為信」在「文書契約」上的應用等研究,認為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起源於唐代是可信的。

(二)小兒食指絡脈診法三關定位名稱演變

小兒食指絡脈診法在草創之初,三關定位有兩種不同的命名方法︰一為「氣、風、命說」。由《杜光庭指迷賦》率先提出︰「氣在下紋,風居中裏,過風關名曰命關」。後世亦有部分醫著,如佚名氏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1156)、宋陳文中的《小兒病源方論》(1254)、元曾世榮的《活幼口議》和《醫方類聚》中所提到的《澹寮方》、《永類鈐方》等均持此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還具體闡述了三關名稱與疾病的關係,認為食指「最下節,名為氣關。有紋過者,病才覺重。諸病即生,則氣不調順,故名氣關也;第二節,名為風關。有紋過者,須發驚風。漸加困重,故名風關也;第三節,名為命關。有紋過者,則病極而命殆,故名命關也。曾世榮在《活幼口議》中有圖示說明。」

二為「風、氣、命說」。此說最早見於《幼幼新書》,「兒手第二指,指有三節,脈之形出其上。近虎口之位,號曰風關,其次氣關,指端曰命關。凡有疾當視三關之脈,察病斷之」。自此以降,追隨者眾。如元代滑壽在《診家樞要》(1359)中指出:「小兒三歲以下,看虎口三關紋色,紫熱,紅傷寒,青驚風,白疳病。唯黃色隱隱,或淡紅隱隱,為常候也。至見黑色,則危矣。其他紋色,在風關為輕,氣關漸重,命關尤重也。」明清兩代亦多有醫家遵從此說。如萬全曰:「從第二指第一節名風關,若脈見,初交病;第二節為氣關,脈見,則難治;第三節為命關,脈見,則死」。其他還有清代林之翰的《四診抉微》、吳謙等的《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張振撰的《釐正按摩要術》等均持此說,並一直延續至今。

(三)對小兒食指絡脈形態認識的發展

在小兒食指絡脈形態的認識方面,最早是劉昉在《幼幼新書》中提出了8種脈形,分別是「魚刺形」、「懸針形」、「水字形」、「乙字形」、「曲蟲形」、「環形」、「亂紋形」、「流珠形」,它們分別主候不同的疾病。如「形如懸針瀉痢多,水驚急療更安和」。氏還在書中附有各種食指絡脈脈形圖。氏在該書中還引述了莊氏的11種脈形,即「曲向裏」、「曲向外」、「斜向右」、「斜向左」、「雙鈎」、「三曲如長蟲」、「兩曲如鈎」、「一頭如環」、「面有黑子」、「頭面肚上有脈」、「如亂蟲」等。元代曾世榮的《活幼口議》在前人的基礎上,將小兒食指絡脈形態發展為13種脈形,如「流珠形」、「環珠形」、「長珠形」、「來蛇形」、「去蛇形」、「弓反裏形」、「弓反外形」、「槍形」、「魚骨形」、「水字形」、「針形」、「透關射指面」、「透關射甲」等。且附有脈形圖,進一步擴大了小兒食指絡脉的主病範圍。明代萬全則繼承了曾世榮的思想,在《萬氏秘傳片玉心書》中沿襲了曾氏的13種脈形及其所主病候。清代吳謙等在《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中,將小兒食指絡脈的形態發展為20種,並各附其脈形圖,使小兒食指絡脈的主病類型進一步擴展,把小兒食指絡脉診法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四)關於小兒食指絡脈診法首載醫籍的討論

關於現存醫籍中,何者為最早載有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問題。一般認為,載有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現存最早的醫書當屬許叔微成書於1132年的《普濟本事方》,比《幼幼新書》還早18年。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據陳振孫曰:許叔微「紹興三年(1133)進士,第六人」;或謂「紹興壬子(1132)以第五名登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亦謂:「紹興二年進士,醫家謂之許學士。」可見1132年乃許氏登科之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曰:許叔微「晚歲取平生已試之方,並記其實,實以為本事方」儘管依《簡明中醫辭典》「許叔微」條目所載,許氏生卒年代為 1079 - 1154?,享年約 76歲,其登科之時,已屬年高(54歲);但其時仍不及許氏人生3/4,相對於許叔微而言,「晚歲」擬在60以外。由此可以推測,《普濟本事方》之成書當在許氏「登科」之後。又據閻孝忠為是書作跋記年代為淳熙乙巳年(1185),當是刻印是書的年代。因此有理由相信,《普濟本事方》之成書年代當在1132~1185年間。是故,郭藹春認為許叔微的《普濟本事方》成書於1150年是比較可信的。也就是說,《普濟本事方》與《幼幼新書》的成書年代是相同的。

目前,較為確切的當屬《幼幼新書》為最早記述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該書所輯內容之翔實、廣博是《普濟本事方》所不及的。它不僅設有「三關錦紋」專篇,集楊大鄴等8家之說,且有成於唐代的《杜光庭指迷賦》一篇。從該賦記錄的小兒食指絡脈診法之內容來看,均較《幼幼新書》引述諸家之論粗淺。它只提到青、紫、紅(赤)、黑等顏色;對食指絡脈形態也僅限於直觀的描述,尚未確定具體名稱;三關名稱如前所述,亦有別於風、氣、命的說法。因此,若以單篇文獻論,成書於唐代的《杜光庭指迷賦》當是名副其實的、現存記述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最早文獻。

(五)關於小兒食指絡脈診法使用價值的爭論

關於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使用價值,宋以降即有「有用」「無用」之爭。如前所述,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誕生之後,曾受到宋明兩代兒科醫家的普遍關注。不僅把該診法作為兒科(3歲以下)臨床察病之主要診法之一,如「凡嬰兒生下1個月至3歲以前,須看虎口脈,次指辰節為命關,次氣關,次風關」。而且還將該診法的絡脈形態從宋代《幼幼新書》的8種,發展到元代和明代的13種,如元曾世榮的《活幼口議》和明萬全的《萬氏秘傳片玉心書》等即是;清代吳謙等之《醫宗金鑒》又將其發展為20種,並闡明不同絡脈形態之所主病證。小兒食指絡脉診法在兒科臨床上之「有用」,由此可見一斑。他如元代曾世榮之《活幼口議》(1294)、滑壽之《診家樞要》(1359)等,不僅有總結前人小兒指紋診法之經驗,而且還有自己之體會,對小兒指紋診法多有發展。如滑壽曰:「小兒三歲以下,看虎口三關紋色。紫熱,紅傷寒,青驚風,白疳病。惟黃色隱隱,或淡紅隱隱,為常候也。至見黑色,則危矣。其他紋色,在風關為輕,氣關漸重,命關尤重也」。

但在明清兩代,也有一些醫家對小兒食指絡脈診法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提出異議。「如張景岳夏禹鑄輩,皆謂可不必用」。其中以清代夏禹鑄之論尤為典型,他曾在《幼科鐵鏡》中指出:「摹看手指筋紋,乃醫家異教。蓋指面筋紋,生來已定,豈因咳嗽而變為反弓,驚積而化為魚刺,膈熱而結為流珠,肝氣阻而來蛇狀之理?」,顯然夏氏是把手指絡脈紋與指脊紋混為一談。陳復正在系統論述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原理、方法及其臨床意義之後,認為小兒食指絡脈,「即太淵脈之旁支也,則紋之變易,亦即太淵之變易,不必另立異說,眩人心目。但當以浮沉分表裏,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則用之不盡矣。倘捨此不圖,妄執偽說以為是,臨症不察病源,謬指為人驚畜驚,誑惑愚昧」。不主張把小兒食指絡脈診法複雜化,反對過分誇大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臨床使用價值。他認為,小兒食指絡脈診法對3歲以內小兒疾病有重要診斷價值。臨床上可據其隱露、淡滯、色澤、位置及形態等,診察病邪的性質和深淺,判斷氣血之盛衰,推測疾病之輕重吉凶等預後情况。但是不能以此作為診斷的唯一依據,必須四診合參,綜合分析,才能作出全面正確的診斷,這種觀點是中肯的。

(六)關於小兒食指絡脈診法的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表明,正常的嬰幼兒,食指絡脈多見短而直,常現於虎口。食指絡脈延長的機理與靜脈壓升高、末梢血管擴張以及營養不良等有關。靜脈壓的升高,臨床表現為血液的瘀滯,如心功能不佳,則血液流速減慢,末梢循環衰退,血液在靜脈內瘀滯,使遠側端不能看到的細小靜脈擴張而顯現出來。肺炎患兒由於缺氧和肺循環壓力增高,易於產生急性或亞急性肺源性心臟病,引起毛細血管循環障礙,血液瘀滯,靜脈壓增高,使食指絡脈因充盈度升高而延長。

食指絡脈的顏色有黃、紅、紫、青、黑數種。正常嬰幼兒食指絡脈黃紅隱現,血色晶瑩,以紅色、淡紫色或隱而不顯為多見。食指絡脈的顏色可反映血液的質與量和缺氧的程度。貧血和營養不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下降,紅細胞減少,代謝率降低,耗氧少,血紅蛋白及還原血紅蛋白均少,故食指絡脈多淡紅。高熱時機體對氧的需要量增加,紅細胞相應增多,同時靜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亦增,故血色變深,而食指絡脈多呈紫色。

一般說來,健康嬰幼兒的食指絡脈形態,多短小而少有分支或延伸,亦無明顯彎曲。既病時食指絡脈形態則可有時改變,往往與循環、呼吸、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及營養不良等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由於循環和呼吸的障礙,多造成小靜脈內血液瘀滯,靜脈壓增高,血流遲緩,以致絡脈之血,瘀而不伸,致使絡脈橫行直竄,彎環曲折現諸般形狀。

關於食指絡脈之浮沉與淡滯問題。健康嬰幼兒其食指絡脈多隱隱可見,不浮不沉;一旦患病,氣血隨之變化,則每在原有基礎上發生浮沉的變化。如血管充盈偏盛,絡脈多見浮;血管充盈不足,絡脈多見沉。絡脈淡者,常見於形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和慢性機能衰退的患兒,多屬虛證;絡脈滯者,常見血液循環障礙,靜脈回流受阻,血流減慢,多屬實證。

參考文獻﹝略﹞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