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華氏中藏經卷中 » 論腎藏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三十
【內容】

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於耳,男以閉(1)精,女以包血,與膀胱為表裏,足少陰太陽是其經也。腎氣絕則不盡其天命而死也。

王於冬。其脈沈濡,曰平,反此者病。其脈彈石,名曰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為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2)。不及則令人心懸如饑,眇(3)中清,脊中痛,少腸(4)腹滿,小便滑(5),變赤黃色也。

又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平。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病。來如轉索,辟辟如彈石,曰死。又腎脈但石,無胃氣亦死。

腎有水,則腹大,臍腫,腰重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頭汗出,是為逆寒。大便難,其面反瘦也。

腎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黃,小便不禁,骨節煩痛,小腹結痛,氣上衝心,脈當沉細而滑,今反浮大而緩,其色當黑,今其反(6)者,是土來克水,為大逆,十死不治也。

又腎病,面色黑,其氣虛弱,翕翕少氣,兩耳若聾,精自出,飲食少,小便清,膝下冷,其脈沈滑而遲,為可治。

又冬脈沈濡而滑,曰平;反浮澀而短,肺來乘腎,雖病易洽;反弦細而長者,肝來乘腎,不治自愈;反浮大而洪,心來乘腎,不為害。

腎病,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也。

陰邪入腎則骨痛,腰(7)上引項瘠背疼,此皆舉重用力及遇房汗出,當風浴水,或久立則傷腎也。

又其脈急甚則腎痿瘕(8)疾,微急則沈厥,奔豚,足不收。緩甚則折脊,微緩則洞泄,食不化,入咽還出。大甚則陰痿,微大則石水起臍下至小腹,其腫埵埵然而上至胃脘者,死不治。小甚則洞泄,微小則消癉。滑甚則癃頹,微滑則骨痿,坐弗能起,目視見花。澀甚則大壅塞,微澀則不月,疾痔。

又其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膿氣在陰中及腹內,名曰腎痹,得之因浴冷水而臥。脈來沈而大堅,浮而緊,苦手足骨腫,厥,陰痿不起,腰背疼,小腹腫,心下水氣,時脹滿而洞泄,此皆浴水中,身未乾而合房得之也。

虛則夢舟溺人,得其時,夢伏水中,若有所畏。盛實則夢腰脊離解不相屬。厥邪客於腎則夢臨深投水中。

腎脹則腹痛滿引背,怢怢然(9),腰痹痛。

腎病,夜半患(10),四季甚,下晡靜。

腎生病,則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心煩而痛,黃疸,腸澼,痿厥,腰脊背急痛,嗜臥,足下熱而痛,胻酸,病久不已,則腿筋痛,小便閉,而兩脇脹,支滿,目盲者死。

腎之積,苦腰脊相引而疼,饑見飽減,此腎中寒結在臍下也。諸積大法,其脈來細軟而附骨者是也。

又面黑目白,腎已內傷,八日死;又陰縮,小便不出,出而不快者,亦死。又其色青黃,連耳左右,其人年三十許,百日死;若偏在一邊,一月死。

實則煩悶,臍下重;熱則口舌乾焦,而小便澀黃;寒則陰中與腰脊俱疼,面黑耳乾,噦而不食,或嘔血者是也。

又喉中鳴,坐而喘咳,唾血出,亦為腎虛寒,氣欲絕也。

寒熱虛實既明,詳細調救,即十可十全之道也。

  1. 一作庫。
  2. 一本作令人體瘠而少氣不欲言。
  3. 疑作「䏚」指季脅下之虛軟處。
  4. 疑衍。
  5. 一本云心如懸,少腹痛,小便滑。
  6. 醫統作「今反黃」。
  7. 疑脫「痛」。
  8. 疑作「癲」,瓚本亦批云「一作癲」。
  9. 醫統作「怏怏然」指困苦貌。
  10. 瓚本、醫統作「慧」。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