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華氏中藏經卷中 » 論癰疽瘡腫第四十一
【內容】

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畜毒不流則生(1)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

其行也有處,其主也有歸。假令發於喉舌者,心之毒也;發於皮毛者,肺之毒也(2);發於肌肉者,脾之毒也;發於骨髓者,腎之毒也;(3);發于下者,陰中之毒也;發于上者,陽中之毒也;發於外者,六腑之毒也;發於內者,五臟之毒也。故內曰壞,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發於上者,得之速;發於下者,得之緩。感于六腑則易治,感於五臟則難瘳也。

又近骨者多冷,近虛(4)者多熱。近骨者,久不愈則化血成蠱;近虛(5)者,久不愈則傳氣成漏。成蠱則多癢而少痛,或先癢後痛;成漏則多痛而少癢,或不痛,或不癢。內虛外實者,多癢而少痛;外虛內實者,多痛而少癢。血不止者,則多死;膿疾潰者,則多生。或吐逆無度,飲食不時,皆癰疽之使然也。

種候萬一(6),端要(7)憑詳(8),治療之法,列在後篇。

  1. 本作皆有。
  2. 原脫。據瓚本、醫統本、寬保本補。
  3. 闕肝毒。
  4. 疑為「膚」之誤。
  5. 疑為「膚」之誤。
  6. 一作「多」,寬保作「萬」。
  7. 寬保本此下有「在」字。
  8. 瓚本此下有「審」。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