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十棗湯證 » 曹穎甫醫案
【內容】

治張任夫。水氣凌心則悸,積于脅下則脅下痛,冒于上膈,則胸中脹,脈來雙弦,症屬飲家,兼之乾嘔短氣,其為十棗湯證無疑。

炙芫花1.5克、製甘遂1.5克、大戟1.5克。
三味共研細末,分作兩服,先用大棗十枚煎爛,去渣,入藥末,略煎和服。

寥笙註:本案為水飲結于脅下之證。《傷寒論》說:「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十棗湯證積水為患,人所易知,但又云此表解裡未和也,而其症仍有其人縶縶汗出,發作有時,頭痛等,或認為仍有表未解。須知此為水停膈間,衛氣與之爭則發作,衛氣過則止,故發作有時。衛氣爭而得出,則漐漐汗出,水氣隨太陽經脈上攻于頭則為頭痛,水氣洋溢,浩浩莫御,實非表證,故用十棗湯攻其水,水去而諸症自解。患者為飲停胸脅,癖結不散,故水氣凌心則悸,積于脅下則脅下痛,冒于上膈則胸中脹,脈來雙弦,證屬飲家,故用十棗湯峻逐水飲。水飲為患,遍及人身上下內外,方用芫花、大戟、甘遂三味性味辛苦而寒之品,以攻下水邪。芫花輕清入肺,直從至高之分,去莞陳莝;甘遂、大戟之苦夕佐大棗之甘而緩者玫之,則從心至脅之水飲皆由二便而出。逐水猛劑,往往損傷脾胃之氣,故以木棗十枚為君,預先培補中宮,以防峻瀉藥物之傷正。原案云:病者服藥後,即感到喉中辛辣夕甚于胡椒,并存口乾心煩,發熱聲嘶等現象。服後二小時,即瀉下臭水,患者即感到兩脅舒適,能自由轉側。這說明十棗湯的作用,是非常峻猛的,但有病則病受,只要藥證相符,就能收到很好的療效。本方可改湯為丸,或研末用膠囊裝,每服1克,漸加至1.5克,用大棗十個煎湯送下。服藥後如瀉水過于猛烈,可服米湯,使瀉水作用減弱。

上一節 曹穎甫醫案
肖琢如醫案 下一節

expand_less